
本报讯 记者俞雅楠报道:11月11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市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将清洁生产审核作为环境治理的核心举措,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分类推进、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持续推动清洁生产理念深植产业发展各环节,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根基。
我市建立“筛选-跟踪-验收-评价”全链条工作机制,聚焦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三高”企业以及涉及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的企业,确保重点企业“应审尽审”;引导非强制性企业主动开展自愿性审核,形成“强制+自愿”双轮驱动格局;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定期汇总企业审核进度、存在问题,对进度迟缓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
自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对87家企业、1家园区开展整体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推动12家企业成功获评“省级绿色工厂”。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较改造前下降7.2%,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与“源头控制污染”的目的,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随着清洁生产改造方案全面落实,全市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得到系统性管控,区域内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清洁生产对污染防治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为全市构建“水清、岸绿、天蓝”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