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新闻网


上饶视听网

上饶新闻APP 上饶日报
抖音
上饶发布 数字报刊 大美上饶
首页 > 新闻 > 问政上饶 > 正文

着力解决“看病远、看病难”居民在家门口可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2025-11-04 09:04:33  |  来 源:  点击:

看不懂的体检报告数据,如今有了专家面对面解读;曾经要往返大医院的专家门诊,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看到;家庭医生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专业医疗关怀……近年来,我市以破解“看病远、看病难”为目标,通过专家下沉、服务升级、健康宣教等多重举措,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专家下沉:常态坐诊、服务上门

“以前体检报告出来,一堆箭头看不懂,心里直打鼓。现在好了,市里大医院的专家直接到社区帮我们解读,讲得明明白白,还给出了详细的健康指导,太贴心了!”家住信州区世纪花园小区的余美仙高兴地说。

为解决农村居民“体检报告看不懂、专家资源触达难”的核心痛点,今年余美仙所在的信州区茅家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紧密型医共体市立医院联合开展“公卫体检报告+专家解读义诊”联合便民服务活动。这一创新服务通过“1名上级专家+1名家庭医生+1名公卫人员”的三人服务小组,建立起“报告解读—疾病诊断—健康建档”的闭环服务。

信州区茅家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姚勇介绍:“截至目前,共服务居民1400人左右,其中350多人通过解读首次明确健康状况,180余名慢性病患者获得个性化用药方案,101人被建议专项检查。”

为方便居民参与,活动选址在社区居委会或活动中心,提前3天通过电话、广播、微信群预告,同时协调一辆转运保障车辆,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接送服务。在现场,专家们详细地向居民解释异常指标的含义,更结合个人生活习惯,提供个性化的饮食、运动和复查建议,将体检报告单转化为一份温暖的“健康行动指南”。

此外,为更好地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全面服务,近年来我市各地都已建立上级医院专家定期到社区坐诊的常态机制。每周固定时间,来自内科、儿科、中医科、康复科等领域的上级医院专家都会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专家门诊”。同时,家庭医生在提供一年四次慢病随访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可及时与上级医疗专家沟通,做好双向转诊。在让居民免去了奔波之苦的同时,也通过“传、帮、带”提升了基层全科医生的诊疗水平,实现了“居民得实惠、社区提能力”的双赢局面。

体验升级:环境优化、服务暖心

“现在不用去大医院就能买到集采的降压药,平常门诊也可以享受医保报销!”在广丰区永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门诊,刘大爷展示着刚取的药品,脸上洋溢着笑容。

该中心设立的慢性病专区,通过简化取药流程、提供用药指导,让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告别“大医院排长队”的困扰。针对病情稳定的患者,医生还可开具4-12周的长期处方,大大减少了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

该中心院长胡坤富介绍,近年来,该中心先后建设“慢性病中心门诊”“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数字化公共卫生科”等相关服务科室,专门针对老年人和0-6岁儿童进行深度健康管理服务。

走进接种区,温馨的氛围扑面而来。接种区从门诊一楼搬至五楼,划分出一整层作为预防接种门诊使用。新增的儿童游玩区让孩子们在等候时有了安全有趣的活动空间,有效缓解了孩子们的紧张情绪。

“我们预防接种门诊为五星级接种门诊,接种针次一日最高峰可达近300针次。”胡坤富说。周一至周日都提供接种疫苗服务,解决了家长工作日请假带娃接种的难题。

在技术优化上,该中心引进了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软件,高效完成预约取号、叫号登记、叫号接种等流程,避免接种居民长时间排队等候。此外,在接种后对符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0-6岁儿童,中心还提供年龄段的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形成了“接种+体检”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除了接种服务的提质增效,该中心还持续优化整体就医环境,推行“一人一诊室”保护隐私,设置清晰的就诊路径标识,配备轮椅、饮水机等便民设施。去年,该中心门诊量达7万余人次,管理健康档案7万余份,全科医生、公卫人员、医保专干协同提供“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服务。

“现在社区医院啥都有,针灸、理疗都能做,不比大医院差!”居民们的口碑,道出了基层医疗服务的蝶变。

理念革新:服务入户、宣传入心

近日,家住信州区茅家岭街道畴口村的脑梗康复患者李大爷在面对家庭医生的上门体检时,询问自己的慢性病证为何还未审核通过。家庭医生立即现场联系相关部门,并协调市立医院,很快厘清了办理路径。“太感谢了!你们不仅上门做检查,有问题还能随时问你们。”李大爷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这一幕正是我市基层医疗服务精准化、人性化的缩影。

为精准对接,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米”,我市持续深化“医养结合”机制。推动家庭医生团队主动下沉,对接辖区内失能、半失能及高龄老人,常态化开展上门检测、用药指导、康复护理等服务,极大地增强了居民对基层医疗的信任感和依从性。

“治未病”胜过“治已病”,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为此,我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健康教育与宣传作为核心任务,不断拓展宣传载体、创新传播方式。定期举办“健康大讲堂”,精心设计主题课程,由专家或骨干医生深入浅出讲解,辅以互动问答,让防病知识变得可知可感。在候诊区循环播放科普视频、发放通俗易懂的健康处方、建立居民健康微信群,随时随地传播权威知识……通过引导居民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从源头上减少了疾病发生的风险。

胡坤富表示:“我们的职责不止于治病,更希望通过持续的健康教育,让居民掌握守护健康的知识。”

一次次上门服务,是健康的抵达;一场场贴心宣教,是意识的唤醒。这些扎实细微的努力,悄然改变着过去“小病拖、大病等”的旧观念,引领着我市进入共建共享的全民健康新时代。服务入户,宣传入心,构建着温暖坚实的健康防线。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