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余干县社庚初级中学理化组聚焦声学教学重难点,开展《声音的特性》公开课教研活动,理化组全体教师参与研讨,共同探索生动高效的教学路径。
本次公开课以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方式开篇,授课教师通过口琴演奏经典曲目,自然引出“声音的特性”主题。这种教学导入不仅搭建了学科知识与生活艺术的桥梁,更助力学生在音乐赏析中培养听觉敏锐度,为后续知识学习奠定感性认知基础。
作为《声现象》单元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一系列趣味实验。授课教师通过敲击音叉、鼓面等实验,引导学生运用转换法观察现象:乒乓球与小纸团弹起高度的差异,直观呈现了振幅与响度的关联,让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实验现象,深化了学生对“响度与振幅关系”的理解。
课堂互动环节中,“闭眼辨声”游戏让学习氛围愈发活跃。学生通过分辨不同同学的声音,自主归纳出声音的另一重要特性——音色。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又实现了知识的主动建构,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课程尾声,授课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巩固学习要点,确保教学目标落地。
教研研讨环节,授课教师先就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进行分享,随后理化组教师围绕教学环节设计、学生活动组织、教学目标达成等维度展开深入研讨。校领导对本次公开课给予点评总结,肯定了教学中的创新点与闪光点,并对后续教学优化提出指导性建议。
此次理化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不仅深化了对声学教学的思考,更凝聚了打造“生动、灵动、高效”课堂的共识。余干县社庚初级中学将持续以教研为引擎,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邱密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