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新闻网


上饶视听网

上饶新闻APP 上饶日报
抖音
上饶发布 数字报刊 大美上饶
首页 > 新闻 > 问政上饶 > 正文

暖心“红马甲” 群众“贴心人”

2025-08-13 09:33:44  |  来 源:  点击:

清晨的阳光洒在信州区的街巷村落,一群身着红马甲的社工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奔波。他们穿梭在低保户家中、病床前、校园里,用专业和爱心为群众解决一个个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信州区社工队伍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为宗旨,成为群众身边靠得住的“贴心人”。

一把轮椅托起的希望

“现在我能自己推着轮椅去晒太阳了!”茅家岭街道茅家岭村的彭大叔抚摸着崭新的轮椅,眼眶湿润。行动不便的他,因为缺少轮椅无法出门。茅家岭街道民政服务站的社工在走访中得知后,立即启动辅助器具申请程序。当申请因照片问题被驳回时,社工们没有放弃,而是反复协调残联重新提交材料,最终将轮椅送到彭大叔家中。

社工小胡的手机里至今存着十几条与彭大叔的聊天记录:从政策解释到进度查询,从材料补充到送货上门,每一条信息都记录着这场温暖的“轮椅接力”。

跨省奔跑的生命守护

“小刘,材料都寄到了,你放心!”朝阳镇民政服务站的社工小虞挂掉电话,擦了擦额头的汗。电话那头,21岁的骨肉瘤患者刘某喜虚弱地道谢,声音里带着久违的希望。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已经与病魔抗争了4年。右腿截肢、癌细胞转移、每月上万元的医药费,让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外债。

“我们得帮他们抓住每一根救命稻草。”社工小虞立即行动起来。白天,她往返于民政局和医院,帮刘某喜整理“卫惠保”理赔材料;深夜,她伏案研究政策,为这个特殊家庭量身定制帮扶方案。最棘手的是户籍迁移问题,迁移手续一度陷入僵局。小虞顶着烈日,连续三天陪同刘某喜的舅舅跑派出所。当工作人员提出需要河北方面的证明时,她二话不说自掏腰包将材料快递至河北。那段时间,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微信里全是与医保局、派出所、快递公司的对话记录。

朝阳镇民政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化身“多面手”:一边协助申请“卫惠保”理赔,一边办理临时救助。如今,救助金已经落实到位,“卫惠保”程序也已经启动,刘某喜母亲激动地说道:“她们不仅救了我儿子的命,还救了这个家。”

点滴陪伴成最暖回忆

在秦峰镇管家村,孤儿余某敏的成长轨迹里深深烙着社工的印记。从寒冬送棉被到夏日备防暑用品,从赠送书籍到陪同就医,社工的帮助覆盖了女孩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见证了她从内向到开朗的蜕变。有一次社工通过小敏的朋友圈以及翻阅档案,在小敏生日那天,带上了牛奶、水果入户为她过生日,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一点一点融化着女孩心中的坚冰。从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到即将踏上实习岗位的准毕业生,小敏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社工的心血。

这些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只是社工们日常工作的缩影。截至目前,信州区8个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已开展各类探访35000多人次,社区活动近600场,累计服务6万多人次。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