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徐芷钰 记者王涛报道:清晨的市图书馆“开馆即满”“一座难求”,城市书房里满是看书“充电”的身影,付费自习室的预约提示频频弹出……上饶这座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以蓬勃活力,编织出一张覆盖多元需求的“学习网络”,让“书香上饶”的底色愈发浓郁。
近日,记者来到上饶市图书馆看到,馆内安静有序,自习区域更是座无虚席,不少读者索性在墙边铺开软垫、在过道摆上小板凳学习,翻书声、下笔声不时响起,学习氛围浓厚。
“看到身边同学都在刷题,我根本不敢偷懒。图书馆学习氛围好,我通常一早就来排队,稍晚基本无空位。”上饶中学高二学生小吴的话道出了许多学习者的心声。他家距离市图书馆较近,这个暑假,他每天雷打不动地在图书馆学习,浓厚的学习氛围成了最好的“催学剂”。
据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暑假以来,到馆人次比平日有大幅增长,自习区域使用率持续保持高位。为应对高峰,更好服务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市图书馆积极增设座位、拓展阅览空间,并对空调、照明、直饮水等设施细致优化,努力营造舒适有序的学习环境,优化服务细节,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对高质量文化空间的期待。
当图书馆“一座难求”时,城市书房与特色书店、咖啡馆、付费自习室接过了分流接力棒。在上饶新华书店、广信区木言者城市书房,木质书架环绕的独立阅读座整日满座。在万达商圈的一家连锁咖啡店里,白领李女士正对着笔记本电脑撰写报告,她说:“这里氛围轻松,累了能点杯饮品放松,适合碎片化学习。但是客流高峰时的交谈声确实会干扰专注度,难以满足深度学习需求。”
而付费自习室的兴起,则受到年轻白领、学生等群体青睐。在市中心的一付费自习室内,独立隔间座无虚席。据该自习室负责人介绍,自习室推出的暑期套餐上线即售罄,日均客流比平日翻了一番,大学生备考、职场人“充电”的需求占了八成。正在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大四学生郑晓雯告诉记者:“每天20元的投入,换来了专属座位和沉浸式环境,比花1个多小时通勤去图书馆划算多了。”她坦言,安静的氛围让她的复习效率提升了不少。
随着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提质扩容,学习也在更多角落悄然发生,成为城市文化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免费开放的图书馆到市场化运营的自习室,从传统书店到咖啡空间,不同形态的学习场所正协同构建着“15分钟学习圈”。
记者从市文广旅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打造和全民阅读“线上+线下”融合推广,尤其是关注青少年、老年人等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推动阅读服务向基层延伸,形成“百花齐放”的阅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