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事不知道找谁,现在网格员经常上门,联系卡就在手边,感觉政府就在身边。”万年县裴梅镇富林村71岁的村民何明生的一句朴实话语,道出了该镇网格化服务带来的新变化。这张印有包保人员和警格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及E呼即办热线电话的小卡片,是该镇深化网格服务的缩影。今年以来,该镇通过科学织网、精准服务、快速响应,累计为群众代办事项75件,解决实际困难43件,有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裴梅镇立足实际,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度、便于管理”原则,将辖区重新划分为5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1+N”服务团队(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多名兼职网格员),确保“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事在网办”。为精准掌握民情,该镇发动网格员和村“两委”成员开展了大规模入户走访,历时两个月为全镇6000余户建立了翔实的“百姓档案”,涵盖人口、住房、就业、诉求等信息,并实施“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精准识别重点户与困难户。同时,140余名镇村组党员干部下沉网格,结对联户,坚持“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每月至少一次深入农户,做到“提名知事、提事知人、提人知情”,走访情况纳入“红黄蓝”三色管理并全镇通报。
网格员们走村串户,敏锐捕捉群众急难愁盼。今年夏天,社区网格干部发现许多留守儿童暑假面临无人看管等问题。信息上报后,该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高效组织首期“爱心暑托班”,50余名孩子接受了作业辅导、音乐教学和安全教育,解决了家长后顾之忧。同样在走访中,裴家村委会店上村村民反映缺乏公共洗衣设施。这一诉求被记录在案,经镇村两级调研决策,计划在河畔建设便民洗衣码头。“盼着码头早点建好,网格员是真把我们的难处听进去了。”村民叶木兰充满期待。
网格不仅是服务的前哨,更是化解矛盾、守护平安的屏障。网格员肩负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安全巡查、民生服务等6大类职责,严格执行“六必访、六必到”工作标准。
从留守儿童的笑脸到洗衣码头的便利,再到化干戈为玉帛的和谐,裴梅镇用精细的“小网格”,托起了基层治理的“大民生”。展望未来,该镇将重点推行“上门服务四件套”(送救助、解困难、调纠纷、请活动)和“三办机制”(立即办、领着办、代为办),强化信息化建设与网格员激励,让这张精心编织的“网”,持续“网”住民心、传递温暖,使“格”内服务真正“格”外温暖,不断织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程和平 李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