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余玉刚 记者徐素琴报道:“减损就是实实在在增产。”“收割机割台高度差一厘米,损失量就有明显差异。”近日,我市在弋阳县举行水稻机收减损技术线下培训班,来自全市各地的参赛选手和农事服务中心代表等百余人共同学习了机收减损关键技术,助力粮食颗粒归仓。
培训伊始,学员们集体学习了水稻机收减损技术“云课堂”。专家围绕农机调试、收割路线规划、不同天气下的作业时机等内容细致讲解,拆解“漏割”“掉粒”等常见问题,就连“收割机割台高度差一厘米,损失量就有明显差异”这样的细节都讲得透彻,现场农机手纷纷感慨:“这些干货比自己摸索高效太多了。”
理论之外,实战经验分享更显“解渴”。弋阳、鄱阳、万年三地农机服务中心负责人轮番“亮招”,带来经实践检验的“土办法”与减损心得——从农机具改装小技巧到避开损耗高峰期的作业安排,全是接地气的“实战智慧”。台下学员专注聆听、频频点头,不少人用手机记录重点,收获颇丰。
这场培训既有“纸上知识”,又有“田间经验”,更有明确方向。接下来,我市农业部门还将持续推技术、强培训,让每一粒稻谷都不浪费,为全年粮食丰收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