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饶市各地稻田里机器轰鸣,收割机、插秧机往来穿梭,一年一度的“双抢”正如火如荼进行。与往年不同的是,如今的“双抢”战场,农机成了绝对主力,早稻机收、稻谷烘干、晚稻机械化育插秧……种粮户们逐步告别高强度人工劳作,当起了轻松的“甩手掌柜”,田间地头涌动着科技赋能农业的新活力。
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近5万台(套)农机具奋战“双抢”,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粮食烘干机等主力装备达1.46万台;已收割早稻116.7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7%,进度较上年同期快4.5个百分点;完成晚稻栽种20.96万亩。
7月11日,铅山县汪二镇汪二村的稻田里,金色稻浪翻滚,一台台收割机如利剑般划破稻田。短短时间内,沉甸甸的稻穗便脱粒成饱满的谷粒,切碎的秸秆则均匀撒在田间,化作天然肥料。九狮挹秀家庭农场负责人毛雪生笑着说:“我们农场1260亩流转耕地里,340多亩早稻全是机插,种的甬灿15号、昌盛优238,湿谷亩产预计能达1200斤,机械化让抢收效率提了好几倍。”
在余干县,农机合作社的规模化服务为“双抢”提供了坚实保障。丰富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耕地2万余亩,今年1.8万亩早稻中,1.55万亩实现育秧机插,湿谷亩产预计1400斤。“从抢收到抢插,全程交给合作社,省工又省心。”当地农户说。而在玉亭镇万家村,乃利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不仅完成3000余亩早稻集中育秧,还为周边4500亩稻田提供代育代插服务,辐射带动5万亩耕地实现机械化种植,59台(套)农机设备成了农户的“田保姆”。
万年县的农机服务网络同样织得细密。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世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托40余台(套)大中型农机,今年通过钵体育秧技术,为1.5万亩稻田提供代育代插服务,服务农户超千户。陈营镇的志鸣农机合作社则用11台烘干机构建起“最后一公里”保障网,日处理稻谷220吨,让湿谷不愁晒、颗粒能归仓。
农机“发力”,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产增收。据统计,今年上饶市早稻亩产预计超390公斤,较上年增产5%左右,农民每亩增收50元以上。农机化作业不仅让“双抢”节奏更快、效率更高,更为全年粮食丰收筑牢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