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县段莘乡中心小学 六(1)班 王晓玉 指导教师 王雯娟
我读了《小学生之友》中的一篇文章——《父亲》,被里面的父亲深深地感动。
本文回忆了作者15岁时,父亲送我踏上60里外的求学路。当我脚底下打起血泡不能走路时,父亲背起我上学的情景。作者还写到不管生活多么困难,他总是给作者按时送去10元生活费。有一次,因为缺了一块三毛钱,父亲翻箱倒柜一分一分地凑够了10元钱。当作者数钱时,父亲已经倚着柱子睡着了。文章最后抒发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我读到文中的这两个感人的情节时,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我的父母亲是农民工,长年在外做工。我很小就跟着奶奶生活。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面,也不知什么原因,我从记事起就没有叫过“爸爸”。渐渐地,我长大了。我和父亲的对话中居然没有“爸爸”这个称呼。见我从不喊爸爸,奶奶批评我,妈妈开导我,我总是叫不出口。今年暑假,父亲特意从杭州赶回家,替我报名。当他和班主任寒暄的时候,只见他脸微微涨红了,看了我一眼,吞吞吐吐地说:“我女儿样样都好,就是……就是……从小到大还没叫过我一声呢!请您帮忙教育教育。”班主任惊讶地看着我说:“怎么可能?你真的没叫过你爸爸?”我无地自容,冲出了教室。
晚上,我躺在床上,父亲为我做的一切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每次回家过年,父亲总是给我买很多的食品、衣服、书籍。每年暑假,他都亲自来接我去杭州玩。今年的暑假特别热,他省吃俭用,在我住的房间里装了空调,而他自己却住在建筑工地的工棚里,床前只有一台吱吱作响的电扇。
今天,当我读到《父亲》这篇文章时,我又一次想起了我那任劳任怨的父亲,想起生我养我十几年,却没有听到我喊一声“爸爸”的父亲,我的愧疚涌上心头,心底里回响着一声声呼唤——爸爸。
我多么希望这带着歉意的呼喊能冲出胸膛,穿越千山万水,传进父亲的耳中,给终日辛苦的父亲带去一丝慰藉,一份喜悦。
父亲,请相信,等你今年回家过年的时候,一定会听到女儿最真挚的呼唤——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