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新闻网


上饶视听网

上饶新闻APP 上饶日报
抖音
上饶发布 数字报刊 大美上饶
首页 > 新闻 > 教育 > 正文

巧用历史地图,增加历史“厚度”

2025-04-22 16:06:21  |  来 源:上饶新闻网  点击:

婺源县沱川学校 包俊

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将史料实证素养列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强调史料实证素养是其它诸素养达成的必要途径,对史料实证素养做出了高度的肯定。地图作为重要的史料资源,能够通过简洁的地图语言,揭示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环境和时代环境,是学生深度认识历史、了解历史、解决历史问题的前提。而研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图资源,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实现历史地图的有效运用,合理地利用历史地图来拓展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研究历史。 

一、初中历史地图教学的重要意义 

初中历史地图内容十分丰富,既包含了河流、湖泊,也包括了国界、都城等,内容多元化,涵盖范围广阔,因而,地图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新课程标准强化了历史地图教学的重要性,并将地图素养作为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学生对历史地图学习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对历史现象、真伪的把握。其次,历史地图在教科书中同样占据重大比重,初中历史教材中不仅配上了众多地图,还涵盖了历史地图册,教师可以结合地图册对部分历史背景进行补充和说明,进而有效达到拓展学生知识层面和历史厚度的目的。最后,地图是知识的直观体现,通过地图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并在读图过程中实现和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从地图结合历史事件进行综合分析,给学生呈现出完美的历史时空,学生能够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历史真相,让学生能够有效处理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此外,地图还能让知识从纸上“跃”出来,让书中的知识更加直观、易理解,学生不再在单一的文字中学习历史,而是从多元角度探究历史,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历史教师要注重地图教学的重要性,传递学生的读图技能,培养学生的地图素养,让学生的历史厚度得以增强,历史洞悉能力得到提升。

二、巧用历史地图、增加历史“厚度”的策略

1. 结合信息技术,增加学生的历史“厚度”。为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掌握历史时间、丰富历史厚度,探析历史的发展秩序,进而形成正确、鲜明、有序的时空观念,教师在历史地图教学时,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借助于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直观的画面展示,将多种历史地图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地分析、理解,强化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并在无形中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的历史厚度进一步提高。比如,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教师除去讲解课本地图知识以外,还可以去网上收集一些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故事,收集一些大战国家的“路线图”,并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直观地分析地图,并结合作战资料以及历史史实来进行学习,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发展、高潮以及结局,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惨状;然后教师结合历史地图进行深度讲解,出发点是哪里,决战地地点是哪里,每一个路线的转折分别代表了哪些战略目标,经历了哪几场重大转折等,结合地图对学生进行一一细致的讲解,既增强学生对长征的理解和记忆,也能让学生的知识厚度进一步提升。

2.注重问题设计,强化学生对地图的把握。问题设计是帮助学生全局把握历史的主要途径,教师结合地图进行拓展性问题设计,让学生根据历史事件、时间、背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找出这些事件的发生地点。通过综合分析,既能让学生强化对地图的理解与记忆,也能做到地图和历史事件的完美融合,做到全局掌控,进而有效把握历史的本质和内涵。比如在人教版初一历史郑和下西洋一节的学习后,为让学生深度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时间、过程,教师可以给出一幅郑和下西洋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然后提问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价值,并结合地图去讨论异域的文化习俗以及风土人情,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得出问题的结果,这一过程是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的过程,具有极大的参与性和自主性,通过讨论,总结出郑和下西洋“由远及近”“各个击破”的策略及特征。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实现事件和地图的深度融合,学会分析地图,其知识厚度也能得到提升。

地图是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也是增强学生历史厚度的主要路径。因此,历史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地图教学的重要性,及时创新地图教学策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地图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把握历史的内涵,再结合问题设计,实现历史事件的深度结合,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分析地图,增强达到提升历史教学效率的目的。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