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新闻网

-- 新闻:0793-8224621 --

数字报刊 微信公众号
首页> 社区动态 > 鄱阳县 > 正文

凝心聚力奏响“大美谢家滩”乐章

2022-12-20 18:24:00  |  来 源:  点击:
  谢家滩镇广畈村整治后的村容村貌
  谢家滩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这是镇党委书记李军入户听取群众心声
  谢家滩镇篮球队获鄱阳县首届“工会杯”职工篮球联赛乡镇组冠军
  谢家滩镇金沙滩特色商贸小镇

  走进鄱阳县谢家滩镇,记者看到乡间道路绿化美化亮化,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处处呈现出乡村振兴美丽画面、广大干群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动人风采。去年以来,该镇党委政府统筹做好稳增长、扩投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全镇上下以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的行动自觉,聚焦“大农业”“大工业”“大民生”“大整治”等重点工作,全力打造“大美谢家滩”。

  张杰 本报记者 张明金

  近日,记者在江西省元宝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看到,漫山遍野的黄菊在阳光下怒放,满眼都是金黄。该公司董事长佘贻谋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尽管遭遇了特大旱情,但是镇党委政府帮助企业解决了抗旱等实际困难,该公司黄菊等农业产业迎来了丰收。

  该镇充分整合自身资源优势,高起点规划,做好“大农业”文章,依托元宝山农业、海旺农业等龙头企业,加速培育农特产业,已打造出3个万亩农业产业基地(元宝山中药材基地2万亩、香雪海梨园基地1万亩)及数个千亩特色种养基地,并同步扩大了蔬菜、苗木等产业规模。元宝山农业展厅、福山果业产业路、福山蔡家产业示范村等一批项目已经落地。全镇涌现出梅火种养、铁皮石斛中药材、黄菊、果业、蔬菜、苗木等一批农业特色品牌,农业产业呈现出红红火火的喜人画面。此外,该镇还谋划推进了总投资1200万元、总建设面积4000平方米的帝图实业中草药科研大楼项目和海旺农业罗氏沼虾养殖基地项目。全镇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品牌效应不断扩大,正在从“产业大镇”向“产业强镇”蜕变。

  谱写“大农业”华章,向“产业强镇”蜕变

  优化营商环境,走上“大工业”强镇之路

  10月25日,该镇召开第七届人代会。会上有一项特别的议程,就是由与会人大代表对镇机关各站、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群众满意度进行测评,现场打分评出结果,倒数前三名的站、所负责人上台作整改表态发言。这是该镇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细节。去年以来,该镇聚焦“大工业”,把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为民办实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好,广泛开展以商招商、商会招商,同时积极响应全县“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镇村党员干部主动上门纾困解难。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10余家企业入驻芦田工业园区。总投资20亿元、年产1000万件套休闲时尚女装的江西华睿智能制造时尚产业园跻身“5020”项目,即将在年底投产。总投资7000万元、占地面积10540平方米、年产磁环9000万只的江西华荣电器有限公司仓储项目也已经在该镇西河创业园内开工。同时,一大批中小微企业运行态势良好,表现活跃,迈向“专精特新”。

  在今年全市工业项目巡查评比中,该镇对接服务企业鄱阳县加西亚电子电器5G智能工厂代表鄱阳县接受评比,荣获全市第二名。

  做好“大民生”工程,群众幸福感节节高

  该镇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全面发展民生事业,一批民生项目纷纷上马。投资5000万元、占地32亩的鄱阳县人民医院谢家滩镇分院,投资1305万元、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的鄱阳县第一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等重点民生项目克服重重阻力,正在全速推进,将于2023年底完工。启动了“唤醒”工程,引进浙江台州开发商投资超过2亿元,对原烂尾项目——占地88亩的赣北医院项目重新开发为商业综合体和人防工程。投资970万元、占地面积10.82亩的新自来水厂,投资960万元、占地7.5亩的中心敬老院等民心工程将于今年年底交付使用。谋划推进了总投资3600万元的美丽集镇建设二期项目和集镇排水系统整治项目。以文明实践员、志愿者、党员干部为主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农村文化舞台,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志愿服务有声有色,群众幸福生活指数“节节高”。

  “大整治”助力乡村振兴,奏响“大美谢家滩”乐章

  该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全面铺开”和“重点打造”相结合、“传承古风貌”和“倡导新生活”相结合、“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相结合,大力开展拆危治乱、绿化亮化、卫生保洁,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宅基地改革、厕所革命农村三项重点工作,打造出一批精品示范点,不断提升乡村“颜值”,擦亮振兴“底色”。总投资近千万元,1.8千米X929河东段硬化黑化及0.5千米华民南路延伸段垫层道路工程的开竣工,城镇框架进一步拉开,美丽集镇规模进一步扩大,集镇整体面貌华丽转身。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活动,该镇以扎实的作风、高效的行动,打出了“党建+”组合拳,总结出“党员带头干、干部熬夜访、群众耐心劝”的经验,全镇文明村规普遍形成,整洁村貌始终“在线”,“全国文明村镇”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免责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