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类似现象并不罕见:乡村篮球场建在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村图书室成捆的图书报刊被冷落在墙角,城市里的数字信息亭少有人光顾……为丰富基层文体活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扶持政策、增加补贴,对此老百姓是欢迎的。但在落实中,个别单位和部门没有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工作做得还不够细、不够实、不够深入,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以指标定考核,用数量换质量。如此,反而让公共福利打了折扣。
有人说,“没有作用”就是形式主义。让惠民设施真正惠民,一方面,在落实上,相关部门应做好调研工作,精心谋划、精准施策,与群众的实际需求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在考核上,不仅要检查指标完成数量,更要检查完成质量。惟其如此,方能尽可能做到物尽其用。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09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