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博客
上饶新闻 首页> 新闻 > 江西新闻 > 正文

共绘新时代江西工业华章

2019-01-14 11:09:04来 源:江西日报      评论:0点击:
    编者按:

    1月11日,2019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会议总结2018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19年任务,动员全系统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决心,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不负时光,奋力开创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新局面,加快推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现将部分嘉宾精彩观点荟萃,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全力打好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攻坚战

    省工信厅党组书记、主任 杨贵平

    2018年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这一年,全省工信系统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工业保持平稳运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稳健起势。全省上下主攻工业的共识空前统一,大干工业的氛围更加浓厚,狠抓工业的合力加速形成,江西工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智者谋势,弈者谋局。面对波谲云诡、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要以上兵伐谋的韬略和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睿智,科学把握当今时代大势,做到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落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的开局之年。全省工信系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以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稳增长、强创新、调结构、促升级、提质效、铸辉煌,加快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牢牢守住稳增长这条底线,着力巩固平稳化运行基本盘。保持工业平稳增长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要强化运行稳预期,狠抓项目扩投资,畅通供需扩市场,加强帮扶稳企业,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围绕预期目标强化综合施策,确保稳住工业运行的基本盘。

    时时抓住强实力这个重点,努力走好跨越式发展铿锵步。产业跨越式发展是我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工信工作的重点。要进一步强化要素、资源、力量聚焦,突出抓好企业、集群、产业三大重点,梯次培育壮大优质企业,增强产业集群支撑力,增强重点产业竞争力,增强园区发展承载力,使跨越式发展的步子行走在厚实基础之上。

    稳稳铆住促升级这个方向,加力打造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速器。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做好工信工作的根本要求。要精准把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内涵,在创新再强化上加力,在融合再深化上加力,在绿色再提升上加力,在开放再扩大上加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深化上加力,打造新的增长动力机制,推动工业加快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转变。

    紧紧扭住转动能这个核心,全力打好新体系建设组合拳。实施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动能培育“三大工程”,全力推进新兴产业提速扩张、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动能培育多点开花,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端化、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化,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层层盯住优服务这个关键,勠力创建最优化营商大环境。开展“五型”政府建设,全面提升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产业能力水平,创优政务、市场和法治环境,加快构建公开透明稳定的营商环境,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发展环境。

    做大做强新兴产业

    南昌市工信委党委书记、主任 何 琦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工信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担当实干强攻产业、决战工业,努力培育新兴产业更强动能,2019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至9%,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45%左右,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在推进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上——

    一是规划为先布局。完善全市产业规划布局,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引导各园区科学有序、错位互补、协调发展。同时树立“亩产论英雄”导向,提高土地产出率。

    二是创新为要开局。继续发力产学研用协同、“一产一院”建设,重点推进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天津大学南昌微技术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南昌)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实现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三是项目为王破局。加快推进江铃股份小蓝富山新能源汽车基地和经开区江铃新能源汽车新基地项目,推动高新区兆驰LED外延片和芯片项目、华勤电子南昌制造中心项目建成投产,建设好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支持洪都航空裂变扩张,引育一批VR产业新项目。

    四是服务为本成局。持续深入开展市领导挂点产业联系企业帮扶活动,建立完善全市工业企业大走访常态化机制;同时着力构建“产业政策、产业基金、标准厂房、产业平台”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打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攻坚战

    九江市工信委党委书记、主任 陈南桥

    作为全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综合试点设区市,我们将紧抓机遇,不辱使命,坚定战略路径,合力推动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

    一是政府主导,强化顶层设计,建立责任体系。突出优化和升级两条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增长模式、质量效益。坚决打好“两化”融合、技术改造、园区升级、产业集群发展“四大攻坚战”,实施技术创新、绿色制造、产能治理、质量品牌、优质企业培育“五大提升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全面优化升级。

    二是企业主体,强化创新驱动,实施好优化升级项目。大力推动企业层面开展内部创新。出台《九江市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市级综合试点企业申报管理办法》,精选60家企业(项目)重点支持,打造传统企业升级样本。重点推进石化、纺织两大产业迈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大力实施智能制造跨越工程和千企“上云”专项行动,培育40户以上智能工厂和100户“两化”深度融合企业。

    三是合力推进,强化牵引扶持,务求开创大战必胜的局面。市本级首期拿出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同时县(市、区)按类别分别配套3000万元、2000万元、1000万元扶持资金;拟出台《关于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成立14个“一对一”县区定向帮扶小组。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新增2万名大学生到工业领域,精装2000台机器人到生产线,培育30户税收过亿元的企业,工业税收冲击400亿元。

    奋力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

    景德镇市工信委主任、党委副书记 李学锋

    2019年,景德镇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全会和部、省工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对景德镇“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建设成为让世界感知中国、惊叹中国的城市”战略定位,以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航空小镇、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坚持“3+1+X”产业发展目标不动摇,全力实施工业壮大工程,推动全市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产业。以项目抓落实,大力实施“四个一批”工程,推进吕蒙总装园项目二期项目、德利直升机制造、昌飞通航机场一期、航空零部件产业园建设、红叶新基地、智造工坊二期、陶瓷原材料生产基地、北汽昌河研发中心等一批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二是重创新。加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开展“两化”深度融合,积极推行智能制造模式,着力培育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三是优服务。加大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力度,鼓励昌飞、华意、黑猫、景陶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狠抓平台服务,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标准厂房建设,发挥“财园信贷通”还贷周转基金等政策性担保贷款作用,加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纵深推进工业强市战略

    萍乡市工信委党委书记、主任 汤萍方

    2019年,萍乡市工信委将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工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纵深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以稳增长、提质量、促转型为重点,以抓关键、补短板、创亮点为措施,加速构建萍乡工业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我们将着重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做强主导产业。围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金属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医药、海绵产业六大主导产业,实施产业发展提升行动,推行“链长负责制”,有针对性地延链补链壮链。实施骨干企业培优扶强行动,开展产业、企业、项目、技术、团队“五位一体”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支柱性企业,加快形成全市范围的主导产业集群。二、着力推动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突出抓开工、抓进度、抓投产等关键环节,全力推进西人马智能医疗芯片、星星科技、鸥瑞智诺新能源汽车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引领产业发展。三、着力强化园区建设。加快市级工业平台和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打造萍乡工业“新沃土”。坚持“亩产论英雄”理念,支持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园区集约用地,完善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开创“产城融合”新格局。四、着力深化“两化”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普及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开展“两化”融合示范建设,分领域、分行业打造一批标杆企业,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争当工业强省排头兵

    新余市工信委党组书记、局长 刘力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不久结束的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9年经济工作的七项主要任务中,第一项任务就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余市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以及本次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动新余工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目前,《新余市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即将正式印发执行。我们将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切实对照国家和省关于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新余产业基础和实际,通过出台工业高质量发展考评办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中小企业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实施方案,“机器换人”实施方案,大数据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相应的配套办法,切实将我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落地落实,着力实现从追求速度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的理念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能转变,从中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的品质转变,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园区建设配套完善、产业布局清晰集约的产业新格局,争当工业强省排头兵。

    坚持县域强攻 深化体制创新

    上饶市工信委主任、党委副书记 彭民坚

    上饶市工信委结合全市发展实际,确定2019年工信工作总体思路。

    一是坚持开展县域工业强攻活动。根据市政府关于工业三年县域强攻活动的统一部署,代为起草了《2019年县域工业发展巩固年活动实施方案》,不断培育壮大县(市、区)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

    二是强力实施“2050”工程。全面落实《工业崛起“2050”工程实施意见》,坚决瞄准主导产业招商,争取在春节前集中签约一批“2050”项目,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大巡查的必看项目。

    三是坚定不移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继续开展工业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和竣工项目巡查活动。本月中旬将举行2018年第四季度的工业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全市共178个项目参加活动。本月下旬开展2018年第二次竣工项目巡查活动,坚持“只看新的、不看旧的,只看好的、不看差的,只看大的、不看小的”原则,全市共48个项目参加巡查。

    四是全面深化园区改革。结合县(市、区)园区实际,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将市委、市政府《关于县(市、区)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到位,全面推进县(市、区)工业园区跨越式发展。

    五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深入开展与江西中科创新院合作,积极推进已签约项目的落地开工,并引进更多的高科技项目。通过饶商总会引进以色列等国外高科技项目,努力提升我市工业项目科技水平。

    努力构建鹰潭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鹰潭市工信委党委书记、主任 高 华

    鹰潭市工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攻坚期。2019年,我们将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加快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咬定一大目标。深入实施《鹰潭工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大力推进铜产业转型升级,加速聚合物联网产业规模效应,优化提升四大特色产业(眼镜、雕刻、医药食品、微型元件),努力构建鹰潭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抓好两大关键性工作。一是强化工业项目调度。建立完善重大工业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深化企业精准帮扶。完善市领导和市直部门挂点帮扶重点企业(项目)工作机制,建立涉企问题督办机制,将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和优化发展环境有机统一。

    深化三大战略性合作。一是加强江铜集团与鹰潭市属企业之间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二是加强与江西理工大学的市校合作,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三是深化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性合作,引入高端智库。

    强化五大公共服务平台。一是高水平建设移动物联网公共支撑服务平台。二是充分发挥江西先进铜产业研究院的支撑作用。三是推进铜产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运营。四是推进市校共建北航鹰潭研究院各项筹建工作。五是全力建设万亿级铜现货交易市场。

    精准发力 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

    吉安市工信委党组书记、主任 谭 华

    2019年,吉安市将围绕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线,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新兴产业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率提升1个百分点。重点做到四个精准发力:一是在打造两大千亿产业上精准发力。实施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倍增工程,以突破性政策举措推动总量规模、龙头企业倍增,抢占全省京九高铁电子信息产业带首要位置。实施大健康产业融合工程,用好用足大健康乡村资源发现行动成果,年内新增道地中药材种植5万亩以上,加快打造成为吉安第二个有质量的千亿产业。二是在培育百亿龙头企业上精准发力。坚持实行工业项目“双赛制”,推进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国家级园区、省级园区年内分别引进一个投资过50亿元、20亿元的项目。实施“制造业50强”、“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三大培育计划,力争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百亿企业2家。三是在推进“两型三化”园区提档升级上精准发力。坚持“亩产论英雄”,推动“僵尸”企业腾笼换鸟、小微企业腾院上楼;统筹地上地下开发,加快“新九通一平”建设,年内新建标准厂房500万平方米;完善研发设计、教育、医疗等服务配套,加快向城市经济综合体迈进。四是在民营企业帮扶上精准发力。全面落实新“22条”等国家、省、市降成本措施,清理涉企经营收费,扩大直供电企业范围,推动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年内为企业减负100亿元以上。

    咬定主攻工业 再掀工业发展新高潮

    赣州市工信委主任 肖志东

    2019年是赣州市实施新一轮主攻工业行动的开局之年。赣州市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保持主攻工业的地位不变、势头不减,全力加快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是聚力发展首位产业。保持发展定力,突出首位产业、首位扶持,一如既往地抓紧抓好更大力度地主攻“两城两谷一带”建设及各县(市、区)首位产业发展。二是千方百计招大引强。把抓项目摆在重中之重,咬定首位产业主方向,集中资源力量,围绕首位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招才引智,着重引进攻坚性、引领性、支撑性的项目,推进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三是全面加快激发创新活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布局各阶段、各方面的创新扶持政策。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健全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加快稀金科创城等平台建设。打造一批示范基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引进培育一批数字经济优势企业。四是不断强化园区支撑。深化园区改革,推进“三南”及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一体化发展。完善提升园区功能,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和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推进“亩产论英雄”改革试点,提升园区产出效益倒逼落后产能“腾笼换鸟”。五是持续创优营商环境。以建设“五型”政府为契机,市县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强化领导结对帮扶,保障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着力破解企业融资、引智、招工等突出问题,打造宜居宜业宜创的升级版营商环境。

    聚焦聚力 推动抚州工业迈向中高端

    抚州市工信委党委书记、主任 伍旭鸿

    抚州全市工信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好全省工信工作会议精神。一是聚焦主导产业。围绕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配件、新能源新材料、现代信息四大主导产业,深入推进“百亿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扶持大乘汽车、博雅生物、森鸿信息技术产业园等一批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年内产生首家百亿企业,到2020年达到5家以上。二是探索融合路径。以智能制造为方向,以融合发展为路径,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千百十个”计划和企业上云,努力打造一批智能车间、智能装备生产企业、智能制造基地,力争全年新增云上企业200家。积极构建昌抚一体化VR产业合作示范,推动抚州VR制造业与南昌VR产业融合,不断完善VR产业链。三是发展数字经济。以抚州中科院数据研究院和数投公司为平台,积极跟进全省互联网大会签约项目,推动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江西分公司等企业的战略合作,力争在物联网民生应用上取得突破,进而在5G的产业化上占有一席之地。四是夯实园区平台。进一步加快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和项目入驻,推动盘活闲置厂房与土地工作,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土地利用率,为“亩产论英雄”打好坚实的基础。五是优化营商环境。以开展“五型”政府建设为契机,持续整治“怕、慢、假、庸、散”问题,努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

    坚持“产业兴市、工业强市”不动摇

    宜春市工信委党组书记、主任 何 敏

    宜春市将坚持“产业兴市、工业强市”不动摇,坚持主攻新型工业化不动摇,加快推进“三群两谷一带”产业工程,全力推进宜春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体要守住稳增长这一条底线,打造优秀企业家、“五型”工信干部两支队伍,实施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动能培育三大工程,抓好项目建设、产业集群、园区升级、企业服务四项具体工作。在项目建设上,通过招大引强、技术改造和擂台比拼,力争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0个以上、新开工300个、新投产200个以上。在产业集群上,聚力做大锂电新能源、中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体量”,形成集群效应。着力做优传统产业“体质”,大力推进引导建材、金属家具、纺织鞋革、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实抓好高安建材产业优化升级试点工作,努力打造全省示范。在园区升级上,扎实开展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和“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行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优化服务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构建产业发展生态圈。在企业帮扶上,紧紧聚焦“痛点”、攻克“卡点”、疏通“堵点”、瞄准“关键点”,多维度开展环境优化工作,真正将国家、省、市密集出台的各项民企纾困政策落到实处。

    打造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靓丽窗口

    赣江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 陈江宁

    2019年是赣江新区“三年成规模”的冲刺之年,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全省工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两条腿走路,加快构建“1323”新型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现代产业体系,力争把赣江新区打造成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靓丽窗口和战略制高点。一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光电信息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中医药科创城产业园等平台,集中力量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依托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载体,培育新经济新动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与发展。二是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试点、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试点示范,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投入,加快数字工厂、数字车间建设,推广应用智能装备,加速“腾笼换鸟”“机器换人”步伐。三是提升产业服务配套水平。统一规划、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厂房、研发楼房和生活住房,通过标准厂房建设,加快项目导入,缩短投产时间;通过研发楼房建设,尽快导入科研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通过生活住房及园区邻里中心建设,减轻企业负担,打造园区配套升级版,真正做到“生产营销研发你来,配套保障服务我上”。

本文来源于上饶新闻网[www.srxww.com]
本文来源于上饶新闻网[www.srxww.com]

相关阅读:

上饶新闻

江西新闻

上饶日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新闻热线:0793-8224621 投稿:srnews@163.com 业务合作:0793-8224921 举报电话:0793-8224621

上饶日报社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备案/许可证号:赣ICP备090149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