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0793-8224621 --
|
||
|
本报记者 郑欢
关注民情 倾听民声
热
线
18970369319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解决老年人终身教育问题,实现老有所学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满足更多老年人就近、就地、就便学习的意愿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我市汇集社会各界力量,搭台子、建场子、挂牌子,不断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丰富课程设置,大力推进老年大学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84所老年大学(学校),其中乡镇(街道)覆盖率已达99%。
扩大阵地,老年大学办到了老人家门口
德兴市老年大学昄大分校一间教室里,授课老师正在讲解如何利用智能手机制作音乐相册。讲台下,69岁的张大爷全神贯注地听,并仔细地记着笔记。“退休之后,真是闲不下来。我已经在老年大学学会了书法、太极、葫芦丝。今年初,女儿给我买了部智能手机,我到现在还有很多功能用不太来,所以又报了个智能手机班。”张大爷说,他家就住在昄大乡,“从前,让农民尤其是农村老人家,跑到城里上老年大学,听起来和执行起来,都不大现实。如今,老年大学建到了乡里,出家门走几步路就到,这是大家未曾想到的,很方便。”
采访中,记者发现,我市城乡越来越多的地方有了老年大学教学点,因就在家附近,与张大爷一样,许多老年人重拾“背上书包上学堂”的乐趣。近日,在鄱阳县老年大学田畈街分校,村民老刘正在与同学们一起,认真学习农技知识。“以前总是羡慕城里的老人能到老年大学学知识、增技能,现在政府把学校办到了我们镇里,还有专业的老师来授课。”课后,提起老年大学,老刘脸上的笑容满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将老年大学延伸至农村,是必然趋势。”鄱阳县老年大学负责人李秋妹向记者介绍,该校成立于1991年,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全省老年教育先进集体、全国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五个十工程江西唯一入选县等,“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县目前共建有28所乡镇分校、335所村级学校,总计5万余名学员,未来还将拓展更多教学点至村级,方便更多老人就近、就地上学。”
“不管是学员占比数,还是教学点的覆盖面,我们都走在了全国前列。”上饶老年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84所老年大学(学校),学员总数147685人,占全市老年人口12.85%。其中市、县级校学员32042人;乡镇(街道)已建分校212所,占全市乡镇(街道)总数的99%,学员数47974人,村级建校1158所,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约50%,学员数67669人,形成了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的四级老年教育办学网络,且已基本实现乡镇老年学校全覆盖。
精准供给,丰富课程让老年生活更精彩
除了不断推动老年大学教学点的扩容增量,在精品课程设置等方面,近年来,我市也“毫不含糊”——立足各辖区实际,开设老年朋友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课程,同时加强与文化艺术界专业人才长期合作等途径“稳定一批”;通过与市教育局、各文化、老年协会等合作,聘请离退休老干部及教师“兼职一批”;通过鼓励优秀老年大学学员以老带新“补充一批”,组建起了热心于老年教育,专业多样、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为满足老年朋友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我们共开设了上百门教学课程,学员招生常常‘爆满’。”上饶老年大学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比如说,为帮助老同志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各教学点将思政课融入到了教学安排;为着力增强老年人体质,各教学点开展了健身气功、腰鼓、摩登舞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健身课程;为助老年人提升生活品质,各教学点开展了花鸟班、书画班、养生保健等课程;从老年人渴望了解新事物、体验新科技的需求出发,联合移动等通讯公司,广泛开展了智能手机运用培训、手机摄影及后期制作培训、爱心医疗、防范非法集资和反诈骗理财等智能技术专题课程。除此之外,为着眼传承本地传统文化,部分教学点还开设了赣剧、农技、诗词、军鼓等特色课程……多样化的课程、常态化的教学丰富了老年人日常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想学哪门课程都可以。”该工作人员说,目前,广场舞、太极拳、军鼓、农技、智能手机运用等课程较为受欢迎。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采访中,不少老人感叹,自己在老年大学学到了真东西,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同时,在不少老人眼里,老年大学不仅是一所学校、一间教室、一个课堂,更是快乐度过晚年生活的精神寄托地。
持续发力,满足广大老年人学习需求
“我们要放大老年大学这个平台的综合效应,以老有所教为切入点,以基层老年大学为‘引力源’,让‘学、乐、为’相贯通,实现老年人教育供给、思想阵地构筑、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互促共赢。”上饶老年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老年人老有所为,他们还让学有所成的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盘活了学校的教学资源,真正让老年大学成为凝聚释放正能量的基地。
同时,该负责人还表示,未来,我市将继续完善机制,持续发力推进老年教育建设,扩大老年大学教学点覆盖面,延伸至更多农村地区,开设更多符合老年群体“口味”的教学内容以及实用性高的教学课程,努力满足广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助力培育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时代“三有”老人,并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把“老有所学”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移风易俗、文明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的力量,引导广大老年人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