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春来灵山看花海、夏去五府听竹涛、秋至花厅摘早梨、冬登高岗赏雪景……在游人为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的上饶县震撼、赞叹时,恐怕难以想像这里曾是国家贫困县。憧憬富裕是百姓世代的渴望,向往美好生活是群众最真的需求。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之间,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十个年头。当改革的春风吹向信水之滨,扶贫的号角响彻灵山之境,敢闯敢干的上饶县交通人带着倾囊而出的豪气和改天换地的信心义无反顾地挑起了“交通扶贫”的大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路为先,精准规划,不断加大交通扶贫力度,着力织牢一张交通扶贫的大网,全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辛勤耕耘结硕果,砥砺奋进铸辉煌。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土路、砂石路到直通家门口、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从难走偏远乡镇到贯通南北东西,连接上饶县四周县份的立体交通枢纽;从屈指可数的国道、省道到京福高铁、沪昆高铁、沪瑞高速、上武高速的通车,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等健全完善的道路交通运输体系;2017年三清山机场实现通航……“铁公机”式的立体交通格局为上饶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乃至成为“全国幸福百强县”,贡献了新时代的“交通力量”。
扶贫道路通乡村,幸福敲开百姓门。此刻,“交通扶贫”的红利还在源源不断地释放,浸润着上饶县的每一处土地,承载着八十万广信儿女对破解贫困现状、打通幸福生活的希望。
建设民心路 打通乡村脉络告别出行难
昔日,车行山中路漫漫;今朝,一日千里已等闲。走进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五府山,但见通村通组水泥路崭新宽阔,犹如一条条白色玉带,飘绕山间,穿越峡谷,横亘田间,通达千家万户,村民们劳作往来,散步休闲,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
五府山是上饶县最偏远的乡镇,距离县城近60公里。“我们这里是出了名的山区,40年前,村口只有一条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土路,狭窄的土路两边还长满杂草,走在道上的感觉别提有多糟心了。可是这样一条算不上公路的路却是村民们出山的唯一途径。我记得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有辆拉煤的卡车进村,走在土路上,总是抛锚。”五府山村干部回忆起四十年前村里的交通状况无限感慨。“现在五府山村村通硬化公路,山山通运输车道。像南坑、牛栏坑、扁担湾,那么高的山,竹木林产品都是用汽车运下山,再也不用肩挑背驮了。”
五府山镇位于崇山峻岭之间,林木资源十分丰富。多年来,村民依靠延绵成片的竹林生活,但由于此前山里不通水泥路,不仅出行不方便,而且砍伐的竹木需要靠背荚等传统工具背运下山,人工成本很高。“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有竹林。如果砍伐,距离超过一公里的话,经费全部用于运费砍伐的劳动力去了,就没有任何的收益。”村民深有感触地说:“过去的话,外地车辆基本不愿进村,所以村里的竹子因运输不便价格非常低,而且一到下雨天就没办法出行,直到路晾干了才能把竹子运出去,如今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从山里把竹子砍好只需要一个电话,外地客商主动进村收购竹子,价钱也比往年高了许多,现在交通条件这么好,我打算再扩种几亩竹林。”
脱贫的路子千万条,但每一条都离不开交通条件的改善。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使村民告别了出行难,也为他们修通了一条条致富路、发展路,更让昔日闭塞贫穷的村庄如今生机盎然。当然,五府山只是上饶县积极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助推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一个镜头,在广信大地上像这样的脱贫路还有很多。
近年来,上饶县交通运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树立“脱贫攻坚,交通先行”的理念,聚焦群众出行,着力打破交通瓶颈。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精准投入,积极争取一切可能的社会资金来源,形成国家补助、地方筹措、社会捐助、部门帮扶、企业助力、群众参与的资金投入模式,大力实施村组道路和村内巷道硬化工程,升级改造一批运行不畅的乡村道路,推进乡村道路联网工程,加快推进断头路、瓶颈路、年久失修路和危桥等改造,完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切实提高农村道路通达率,从根本上解决交通短板问题。到2018年底,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00余公里,安保工程400余公里,危桥改造30余座,农村公路已达2939.5公里,实现了所有自然村路面硬化组组通、户户通。同时,上饶县还充分运用农村公路网,大力发展通村客运交通,现已成功开行县际客运班线3条、农村客运班线68条,建成农村客运服务站15个、农村客运候车亭143个,并实现了镇村公交车与客运班线车的无缝衔接,进一步解决了农村出行难的问题,让广大农民群众和城里的居民一样“出门有公路,抬腿上公交。”
长河一瞬,溢彩流韵;岁月不言,唯石能语。放眼今天的广信大地,路网如织,一条条宽阔洁净的道路连接城乡;车流如梭,一座座客运站场连接车流、物流、人流,日新月异的“交通扶贫”之路成为了千千万万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动力源泉。
修通旅游路 推动乡村振兴美村又富民
驱车行驶在茗洋-湖村公路上,可见远山如黛,近水如翠,五颜六色的苗木花卉、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沿着平坦如砥的公路两旁向远处延伸,宛若人间仙境。在上饶县,茗洋-湖村、王家店-下山、下苏-天堂……一条条最美农村路将旅游景点、生态农庄、美丽乡村串连成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廊道,见证着一个个贫困乡村的嬗变。
每值旅游旺季,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府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内的灵山倒石奇观、关口竹海景象、中华蜜蜂谷原始收采蜜蜂的情景以及山乡畲族秀美乡村的静美风光总能引来游人如织,他们或登山赏景,或河畔漫步,或悠然品味农家饭菜,其乐融融。
一到午饭时间,上饶县五府山镇船坑村横溪的农家乐主人彭先生就会忙得不亦乐乎,一拨又一拨的客人不停进出农家乐,品尝他家自酿的美酒及自产农家菜肴,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100多人。“十几年前是想不到会有那么多游客的,那个时候路也不好,出去一趟一身灰”,办起了“农家乐”,吃起了“旅游饭”的彭先生笑着说道,“路修好了,外面的人才进得来。环境美了,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我们这里。前几年的时候,我从事毛竹产业相关业务,一年也就2至3万元收入。后来路修好了,乡村旅游也红火起来,政府就号召村民们办农家乐,现在我一年能赚十万元左右。乡村振兴,不就是能让我们农民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么?”
如今,乡间的美丽公路不仅承载了人们的出行需求,还为乡村旅游、特色小镇释放新红利。为了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上饶县在旅游公路沿线着力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魅力的秀美乡村,形成了罗桥姜家坞—清水左溪沿灵山大道20公里示范带和皂头窑山—尊桥周坞10公里示范带,并打造了皂头周石、罗桥樟村、清水双溪、五府山船坑等一批秀美乡村示范点,以路为媒,为农村群众开辟了本地就业的致富渠道。
来之不易的成果需要倍加珍惜。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加快,农村公路的养管问题日益突出起来,养护人员需求量极大。上饶县交通运输局结合脱贫攻坚实际,以乡镇为主体,重点聘用贫困群众分段负责村道的日常管护,实现村组公路“小病”有人管、“大病”有人治的目标。
每日清晨,西龙岗村的“路保姆”刘大爷都会来到村级公路,对所负责的约6公里水泥路段开展巡逻检查。发现路面有散落的石子、树枝、白色垃圾就用扫帚和簸箕清理干净,看见路边水沟有堆积的泥土,就用铁锹清除。“感谢政府给了我这份工作,让我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刘大爷感激地说。
“道路养护员主要负责道路环境卫生保洁、道路安全隐患排查以及从源头上制止和纠正涉路违章行为等,县里每年都会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村级公路养护。”县交通运输局干部介绍说,“‘交通+就业’也是精准扶贫的大手笔。给贫困户争取公益性岗位,主要是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实现农活工作两不误,还能帮助他们每月增收600元。像这样的养护工全县共有178人,都是贫困群众。”
“今日不爱路,明日路难行。”上饶县不仅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更把农村公路管护工作列为全县交通工作的重要内容,成立了镇(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研究制定了养护工作计划,落实养护制度及相关规定,重点对上饶至新滩、花厅至上泸、罗桥至长塘、皂头至周家公路进行了养护,对公路路面、路肩、边沟、涵洞、挡墙等进行了维修和加固,对危桥、危险路段设置了安全防护警示牌等安保措施,并切实打造了上饶-新滩、姜村-湖村、临湖-毛宅、甘溪-金竹排、港口-牛皮滩等多条文明示范路,完成了皂头镇三联村、田墩镇七峰村、罗桥街道办樟村等多个“四好农村路”示范村的路面工程建设。如今在上饶县城乡,一条条宽阔、平坦、整洁的公路直达贫困村组,如长龙、似蛛网,在城镇和乡村间纵横延伸,越来越多的“美丽小康村”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不断为当地贫困百姓达小康输血造血,处处展现着一幅交通扶贫强势推进脱贫攻坚的宏伟画卷。
“过去交通条件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特色产业的壮大和旅游资源的开发。随着农村脱贫攻坚、脱贫摘帽“最后一公里”的打通,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将越走越宽,一条条通往同步小康的大道不断延伸。”上饶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如是说。
铺就致富路 助力产业兴旺脱贫奔小康
登高远眺,应家乡吉安村四通八达的通村道路在田间蜿蜒伸展,农用车辆时而穿梭往来。路的两旁,菊花苗和无花果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昔日的荒田成了绿洲。“我在基地上班2000元一个月,家里的田入股合作社,对于脱贫我完全有信心。”吉安村山头自然村贫困户苏女士开心地说道。
围绕“道路延伸到哪、产业就布局到哪”的思路,上饶县以“合作社+农民”的合作模式,大力开展产业富民行动,把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龙头工程。重点培育了五府山和华坛山毛竹、蜜蜂产业,湖村、石人等地油茶产业,皂头、上泸蔬菜产业以及清水蓝莓、尊桥茶叶产业,初步形成了乡乡有特色产业、村村有特色品种、户户有致富项目的发展格局。在不断完善的交通带动下,农村公路把农民增收的路子铺到了家门口。
公路通,百业兴。如果说,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电商发展提供了货源基础,而便捷的交通网络,则为电商发展提供了物流支撑。
2016年上饶县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新华龙物流园被评为“全省重点商贸物流园区”。随着电商进农村工程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搭乘“e邮”快车走出深山,走进城市,成为引领上饶县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新法宝”。
“大多数村民以前没指望靠这些挣钱,自从村里有了电商服务站,这些土特产都可以变成现金啦!”煌固镇塘里村“e邮”站站主正按照订单,将20公斤大蒜打包发往上海。开业以来,这位大学生站长已为村民们销售茶油、葛粉等各类农产品达上千笔。五府山镇高洲村60岁的田奶奶做冬瓜干已有几十年历史,她腌制的冬瓜干色香味俱佳,如今通过村里的“e邮”站,田奶奶的冬瓜干在网上热销,仅此一项年增收近万元。随着电商扶贫的兴起,借力“e邮”站和上饶县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饶家汇”,上饶县五府山蜂蜜、应家红糖等一批批有特色、原生态的农产品被“淘”了出去,一批批有想法、有冲劲的年轻人被引了回来,推动了产业化经营和农户增收致富。由省邮政公司和上饶县政府共同打造的电商园——江西邮政(上饶)电子商务智慧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省内规模最大、最具发展优势的国家级电子商务产业园。“交通+电商”让贫困村沉睡的资源爆发出强大的活力,眼下,这条产业扶贫的道路正越走越宽。
40年波澜壮阔,40年跨越发展,上饶县交通人用汗水和智慧打通了一条条南北大通道,筑起了一张张便捷的公路网,架设起了一条条扶贫的交通线。而随着县重点工程旭日到五府山高铁站公路、省道S203郑五线石人杉树至清水常埠段PPP项目有条不紊地建设,也必将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勇立新时代的潮头,上饶县交通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扶贫攻坚工作部署,在“交通强县”的发展方向引领下,掀起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大潮,谱写出交通助力脱贫攻坚的崭新篇章。(吴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