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博客
上饶新闻 首页> 新闻 > 上饶新闻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万年医生刘芳平援突尼斯6年做了3000台手术

2018-12-22 09:56:06来 源:上饶日报      评论:0点击:
  刘芳平(左一)在梅德宁医院外科查房

  12月10日下午,万年县中医院举行欢迎仪式,热烈欢迎援突尼斯医生刘芳平归来,医院负责人代表医院全体职工向刘芳平表达了祝贺。该负责人表示,刘芳平医生服从国家安排,勇敢地走出自己安逸的生活圈,前往遥远的非洲大陆最北端的突尼斯共和国,完成了连续三届为期6年的医疗援外工作,是常人难以做到的,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医院每一位员工学习。

  外援6年

  每年手术多达四五百台

  刘芳平1968年出生,是万年县中医院外一科主任医师,从事普外、泌尿临床专业,工作年限长达30年。工作期间,他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经常进修学习。学无止境是他的人生格言,他知道作为一名医生,学识渊博很重要,每多学一点知识,就有可能挽救一条生命。他医术精湛,对待病人和蔼可亲,工作认真负责,是一位专业技术优秀、临床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

  突尼斯共和国与中国关系传统友好,互访频繁。因此,国家常有医疗队前往支援。刘芳平初次外援是在2012年12月份参加的第20届援外,后来因国家需要,他又毅然而然地留在了突尼斯,直至近期22届结束才回国,这一待就是6年的时间。

  初到异国他乡的刘芳平,对突尼斯的生活很不习惯。首先是语言上的不便,突尼斯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通用法语,为了更好地完成援外工作,刘芳平出国之前特地参加了为期半年的法语课程,但这也仅仅只是可以完成日常工作简单的交流。其次是气候差别大,突尼斯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这让生长在江西这种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的刘芳平感到很不适应。突尼斯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7个小时,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刘芳平与家人的沟通交流,加深了刘芳平的思乡之情。

  刘芳平所在的医院医疗条件不太好,设备更新慢,但他们对医生的要求很高,基本都是博士学历,所以一家职工多达500-700人的医院,医生仅仅只有80人左右。一个科室基本只有3个医生,这就使得每个医生的工作强度变大,常常要上完夜班的第二天还要接着当班,每年仅刘芳平一人的手术量就高达400-500台。

  医术高明

  在突尼斯留下了好口碑

  在突尼斯的几年里,刘芳平做了大量的手术,治疗了不计其数的患者。他曾经治愈了一位108岁的结石性胆管炎患者,该患者年纪很大,手术风险很高。术前患者及患者家属都很忐忑,刘芳平耐心地宽慰他们,告诉他们自己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完成此次手术,希望他们能放宽心。最终,在刘芳平高超的技艺下,手术顺利完成,该患者也健康地出院了。

  除了这些,刘芳平还遇见过肝脏破裂、心脏修补等不少从医这么多年来,都没遇到过的病例。这些手术难度很高,加上以往没有经历过,刘芳平刚接触时还有些犹豫,但是时间不等人,他迅速决定请当地医生帮助他一起完成手术。所幸从医多年的他,丰富的工作经历及医疗知识,让他顺利在当地医生的帮助下完成了手术。这些经历让刘芳平的专业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突尼斯人民热情好客,对中国人十分友好,对中国医生更是百分百信任。援突尼斯这几年,刘芳平在当地留下了好口碑,名声在外。不少当地人提起他都会竖起大拇指说:“Dr liu,very good!”

  6年来,刘芳平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他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突尼斯几乎没有娱乐项目,连最平常的KTV、电影院都没有。他休息时间一般都会在咖啡厅坐一坐,和当地人聊聊天,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或者和其他的医生交流工作经验。

  谈起援外这几年的生活,他笑着说:“援外这项工作要耐得住寂寞。”是呀,正因为他耐得住寂寞,一心钻研在专业技术上,才成就了今天的他。他用在中国学习的医疗知识帮助友国患者,现在又将援外的工作经历带回国,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报记者 杨小军 文/图)

本文来源于上饶新闻网[www.srxww.com]
本文来源于上饶新闻网[www.srxww.com]

相关阅读:

上饶新闻

江西新闻

上饶日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新闻热线:0793-8224621 投稿:srnews@163.com 业务合作:0793-8224921 举报电话:0793-8224621

上饶日报社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备案/许可证号:赣ICP备090149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