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0793-8224621 --
所谓“两栖干部”,就是指“亦官亦商”的干部群体。一些党员干部以及离(退)休领导干部一边领着国家发放的工资,一边违规拿着企业优厚的酬劳,在本职与兼职中穿梭。近日,抚州市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规经商办企业和在企业任职典型案例,曝光多名干部违规兼职取酬、违规在企业任职。通过多起案例分析,这既有涉案干部思想出现偏差“钻空子”“打擦边球”的主观原因,也有权力寻租、变现空间仍然存在,监督管理缺失、失管脱管的因素,导致少数党员干部钻空子打起了“擦边球”。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告诫党员干部:“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近年来,公职人员兼职取酬的现象并不鲜见,“两栖干部”已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隐形变异新趋势,不可不防!
做实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任何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破防开始。各级党组织要以严查“两栖干部”为契机,深入开展廉洁文化宣传力度,进一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人人思廉、人人倡廉、人人行廉”的廉洁文化氛围;要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兼职取酬专题警示教育,通过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明纪说法,让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加强制度建设,坚守清廉底线。廉生威,奢毁誉,贪丧志。要根除“两栖干部”现象,关键要在制度机制上下功夫,用制度给权力运行戴上“紧箍咒”,着力消除政府与市场间一些模糊地带甚至灰色地带。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的制度机制,对干部行为进行常态化的从严管理,切断权与利之间的各种暗道;进一步理顺本单位的权力运行机制,让监督的触角直抵公权力运行的每个角落,做到规范合理用权;进一步完善廉政档案制度,把公职人员违规兼职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和承诺书纳入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动态更新,做实做好成果运用。
强化监督管理,严明纪法红线。纪检监察机关要擦亮监督探头,扬起监督利剑,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督”方式,聚焦公职人员挂证取酬、违规兼职任职问题,利用大数据,筛查比对公职人员社保缴纳、各类证书等数据,及时精准发现问题,针对问题严肃处理,不断提高执纪执法刚性;要开展专项治理。针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充分发挥监督提醒、监察建议书作用,强化源头治理,铲除公职人员违规“挂证”取酬的土壤;要加强离职、退休干部的监督管理,前移监督关口,完善监督覆盖面,每年定期对离职、退休干部个人有关重大事项进行精准核查,做深做实做细日常监督。
坚持严管厚爱,守护政治生命线。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不护短,不怕亮丑。同时,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约谈提醒,扯扯袖子、咬咬耳朵,警示谈话、纪律诫勉,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做到管早、管小、管经常。(邱在亮 熊正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