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新闻网

-- 新闻:0793-8224621 --

数字报刊 微信公众号
首页> 新闻 > 上饶新闻 > 热点聚焦 > 正文

我家的药碾

2021-12-11 09:54:28  |  来 源:上饶新闻网  点击:
 

  我家有件老风物,即生铁铸造的宛如小船模样的药碾,至今已有160多年。

  它高20公分,长65公分,中间宽18公分,两头略窄一些,其碾槽坑呈弧形,最深处超过10公分,配有一个直径30公分的碾轮子。

  药碾,顾名思义是用于碾磨中药材的。一般是医院的药房、中药药店备之用之,而我家世代没有从事医药者,那药碾何来之有?

  据奶奶讲,这个药碾是爷爷的爷爷中年时购来家用的。爷爷的爷爷是个秀才,他以办私塾教书为职业,兼做地理(风水师),还懂医药。他有个大园子,种的是五花八门的中草药。

  这个药碾传到奶奶手上,大家就习惯地叫它“碾槽”了。碾槽,不仅仅是碾药,只要是需碾又可碾的东西,它都碾,它比药房里的药碾更忙。无论是本前村人,还是纪家、西山底、刘狮圩等别地方人,只要需要,尽可借碾,奶奶从不推辞。每当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前一两天,来碾芝麻、豆沫之类的人们络绎不绝,这碾槽便从早忙到晚,叮叮当当响不停。奶奶手上忙着织麻丝,嘴上与人家谈谈笑笑。整个屋舍香气扑鼻,笑声朗朗。到了冬季,大家红辣椒晒好可以碾辣椒粉了,这碾槽就忙得白天没得空,晚上还加班。有时候一人借去,他人接上,十天半月都没归家。

  那年爷爷英年病逝,大伯才九岁,父亲才两岁。自此,奶奶母子三人艰难困苦。有一天,吴村的一个药房夏老板上门与奶奶商量,愿出高价买走奶奶的碾槽。奶奶笑着说:碾槽虽然是我的,但是前村是个上百户的大地方,还有周边的村庄,有了它,大家想用都方便,我日子再艰难,也不能将老祖宗遗下的这个“活宝”卖掉!夏老板没奈何地笑着说:言之有理。

  父亲遗传了奶奶的基因,待人热情和善。他当家的岁月里,碾槽跟他一样一直没闲着。无论人们上门碾东西,还是把碾槽借去使用,他也从不厌烦。如果来碾或借的人是会喝茶抽烟的,只要父亲在场总是烟茶相待。要是碰得巧,父亲还会酒饭款待呢。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有一天,吴村药房的那个夏老板又一次上门跟父亲谈,想出一两百块钱将碾槽买走。当时一两百块钱确实很值钱。可父亲先留夏老板吃中饭,在饭桌上这样回答:当年我母亲世道那么艰难都没答应卖给你,现在碾槽还服务着前村的老百姓,我怎么忍心将这个“传家宝”卖了呢?夏老板感叹说:这么个无利可图,白搭上烟和茶不说,还要搭工夫的玩意,我出高价都不卖,真是服了你们母子俩!

  八九十年代,前村塘圩的那个凭中草药行走江湖的叔叔,常常到我家大把大把的碾药,有时干脆把碾槽搬到他家去用。有一次,他借用之后送还我家,我们发现一个好好的碾槽居然两端都破了,一头破的是左边,另一头破的是右边。当时我们一家人看到这惨景,个个痛心不已。那个叔叔说是不小心掉路面石头上摔破的,要我父亲作个价钱卖给他。我当时心中疑惑:掉地上怎么会破两端,且一端破左边一端破右边呢?该不会是故意敲破的吧?这只有他心知肚明,我没敢说出口。父亲是这样回答他的:破已破了,好在还可以用,至于卖给你,你出再多的钱也办不到,我也不要你赔一分一厘,痛就痛在我们心上了。

  从那以后,一个打了破相的碾槽,带着不癒的伤痛,继续为地方上的人们任劳任怨地服务着。

  2000年以后,地方上年富力强的人基本外出赚钱,留守的几乎是老少体弱者,加之碾辣椒粉有机械碾了,我家的碾槽也就清闲多了,只是周围的人偶尔使用。

  如今,我的父母都不在人世。我们三兄弟可分的东西都分了,但这个碾槽没有分,也不能卖,权当众家的公产,由我二弟代表第五代主人经管着。只要有人借用,二弟和碾槽依然义不容辞。

  刘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