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法收集的废旧铅酸蓄电池

执法人员现场执法
院子里一闪一闪的警灯刺得何某眼睛直晃,原本指望工棚里一大堆原料发财的他,此刻心里明白,这回“栽了”。可何某还是不太心甘就这样认栽,拽着一包烟迎了上去。没有意外,环保警察的几句问话下来,何某没声了,只得乖乖地跟随执法人员离开,身后远去的不仅是他破碎的发财梦,还有他本该正常的人生……
接到举报
有人非法收集废旧铅酸蓄电池
2月26日,铅山县公安局环境犯罪侦查大队接到群众举报,称工业园区范围的河口镇渭口村张家,有人非法收集废旧铅酸蓄电池,数量巨大,既腐蚀污染土壤环境,又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接到举报后,环保警察联同该县环保局执法人员,立即出动,将涉嫌非法收集废旧铅酸蓄电池并正欲转移的违法嫌疑人何某控制。何某,男,42岁,铅山县鹅湖镇人,无正当职业。经询问,何某称,自己这些年在福建打工,他得知收购废旧铅酸蓄电池生意很赚钱,便想着回老家“创业”,做回收铅酸蓄电池的生意。
2018年11月,何某利用休息时间回铅山作了趟“调研”。他发现,如果要从事废旧蓄电池的回收,就必须具有环评资质,而自己根本就不具备申请环评资质的条件。于是,心灰意冷的何某回到了福建,一直情绪低落。其反常状态引起了工友张某的关注,在张某嘘寒问暖之下,何某对张某提起了自己的想法。
一拍即合
做起废旧铅酸蓄电池非法业务
在外打工数年,张某也想回乡创业,对何某的想法很感兴趣,觉得是个致富的好门路。当即“鼓励”何某:回收废旧蓄电池切实可行,正是因为国家行政许可的壁垒限制,才没有太多的竞争;也正因为没有竞争,才能赚大钱。张某的一席话,让何某登时来了精神,顿觉张某眼光长远、思维独到,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制定合作“计划”,联手从事铅酸蓄电池回收生意。两人商议,何某负责回乡收购废旧电池,张某负责销售。
2019年1月,何某在工业园区范围的河口镇渭口村张家租了一个院子,稍作改造后作为堆放废旧铅酸蓄电池的仓库,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创业旅程”。因其不具备相关资质,故不敢公开设立门面进行回收。为了获取足量的废旧蓄电池,何某按照在福建时与张某制定的“计划”,到全县18个乡镇(中心)的电瓶车维修中心登门拜访,承诺以二三十元的价格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因该回收价格略高于本地市场价格,一时间拿到了不少“业务”。同时,何某大力发动亲朋好友,鼓励大家在各自居住地为其收购废旧电池。收满30吨后,何某便通知张某联系大货车将这些电池运到丰城某科技公司销售,从中赚取利润。
就这样,何某收购、存放、运输、销售废旧电池的非法业务链条成型了。经调查核实,何某在未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先后在各乡镇(中心)居民手中及电瓶车维修店,收购废旧铅酸蓄电瓶110余吨,并以9400元/吨价格销售给丰城某科技公司牟利。
(子桓 子元 本报记者 杨小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