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读到朱永新的文字,都有一种扬鞭奋进、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冲动。读完他的《我的教育理想》时,信誓旦旦:从今天起,要更加努力的工作,要更加坚定地朝自己的理想前进,不徘徊不懈怠不放弃,我要做一个好老师!
现在,正读完他的《我的阅读观》。最初选择这本《我的阅读观》,是因为我想从中寻找到“确定”和“权威”。确定我在班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一件正确的事,就连朱永新这样的权威人物也是认可并殚精竭虑在完成的。
“研究发现,阅读最关键的时期是儿童时期,这是人的精神饥饿感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阅读兴趣与习惯形成的最敏感的时期。”——那么,错过这一时期,对孩子来说就是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从一年级就开始着重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是当务之急。
“再说喜欢阅读的孩子,他会在阅读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发现很多的乐趣,他的思维开阔,学习兴趣浓厚,智力背景丰富,发展潜力巨大,越往后走,学习成绩必将越来越好。这一点已经被许多国内外的实验证明。”——也就是说,阅读和成绩是水与船的关系,水涨船高。
“这种活动(指阅读)为人类所特有,它不仅需要各种智力因素,比如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的积极参与,而且各种非智力因素,比如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在阅读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呢,指导阅读不是单纯的买一堆书给孩子,还要开展相关活动,激发阅读兴趣;还要拿出滴水穿石的毅力陪伴孩子一直读下去。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我愿把这话当作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
本文来源于上饶新闻网[www.sr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