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剑波 见习记者 陈令东 文/图
近日,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继2016年、2017年度获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设区市荣誉称号,我市再度蝉联全省计划生育工作第一名,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同时,获得2018年度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市、区)的有:一等奖是玉山县;二等奖是德兴市;三等奖是弋阳县、广丰区;创新单位是婺源县。2018年度,我市计划生育工作紧紧围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更加注重政策落实、工作保障和部门协调,改革创新,统筹推进。一年来,我市计划生育工作以卫生计生融合发展为立足点,坚持高位推动、综合施策,努力打造“活力计生、服务计生、幸福计生、智慧计生”,推进服务管理改革工作持续深入发展。
纵深发展,完善“活力计生”新体系。我市以“全面整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群众”为总体要求,大力推动卫生计生工作的深度融合,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大健康的一部分,进一步突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涵,统筹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共同推进,促进卫计相关业务融合发展。同时,进一步深入生育服务制度改革,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理程序,落实一次性告知制、首接责任制、特殊情况当事人承诺制。同时畅通监督渠道,充分利用政务投诉电话、网上信箱和第三方调查,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各地结合工作实际,聚集堵点,深入剖析、立行立改,通过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让群众体验感更好、获得感更强、满意度更高,最大程度释放卫计改革红利。
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计生”新水平。2018年,我市以创新促转型,紧紧围绕婚前、孕前、孕产、产后、儿童五个时期,以“六个一”(创建一所规范门诊、打造一块健康促进阵地、建立一个微信群组、建立一套健康档案、树立一批服务典型、强化一套保障机制)项目为核心,积极打造了15个环境整洁、服务全程、惠民便民、保障有力的“生育全程服务试点乡镇”。同时按照“需求主导、标准先行、分类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全市各级各类公共场所(机场、火车站、商业中心、二甲以上医院、4A以上旅游景区、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综合客运枢纽等场所设置了98间母婴室,切实营造出生育友好、关爱母婴的社会氛围。
以人为本,开创“幸福计生”新格局。持续加快医养结合工作推动进程,积极探索“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种模式,建立健全我市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当前,总投资3.253亿元的余干县仁和医院和余干县社会福利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营。德兴田氏医养结合医院、鄱阳颐养老年病医院、弋阳龟峰颐养院、广丰区福康颐养院正在全力筹建中。今年,还进一步完善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落实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
拓展思路,构建“智慧计生”新模式。我市着眼新时期计生工作转型,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拓展服务内涵,转变服务模式,全面启动“互联网+生育办证+健康服务”系统的运用,让计生服务流程更加优化、措施更加便民,真正实现生育办证、健康服务“只跑一次”甚至“零跑路”,使广大人民群众收获了更多的获得感和融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