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博客
上饶新闻 首页> 新闻 > 上饶新闻 > 热点聚焦 > 正文

第一书记多方筹资10万元 为贫困村修好上学路

2019-01-05 10:46:01来 源:上饶日报      评论:0点击:
  施工现场
  饶水平(右一)检查新修的村道

  “小么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家住万年县汪家乡新华村的孩子们踏着新修的上学路,高兴地唱起了儿歌。新华村村民李平风负责接送孙女上下学,说起这条路,他感触颇深。“这条路修了有些年头了,路面裂缝横生,还有很多地方是大小不一的泥坑,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很多家长都开三轮车接送孩子,一到放学就堵在一起,天晴还好点,要是下雨,挤得满身都是泥。现在路修好了,对我们而言,真是大好事!”

  筹措近10万元资金修路

  2017年,该县人大办驻汪家乡新华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兼党支部书记饶水平在走访摸查民意时,有不少群众向他反映了这个情况。村路年久失修,直接影响到新华小学400多名师生和家长的出行安全。“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就此,这个“上学路”的问题,饶水平一直记在脑海、挂在心头,也被他写进了驻村日志。

  修路最需要的是资金,但筑路资金从何而来?饶水平为此是绞尽脑汁。2018年,在单位领导的帮助下,他多次到有关部门咨询,借着政策的东风,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到修路项目建设资金近10万元。

  资金有着落了,路该怎么修?饶水平及时在涉及到修路的新屋村小组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认真听取群众对修路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村民对修路的最大支持。“不要我们一分钱,免费修路,我们都是举双手赞成的。”村小组长王德恒带头表态。

  修路期间遇到难题怎么办?为了将拐弯抹角的地方加宽,占用了村民曹小英等几家的宅基地,饶水平带领村委会干部逐一入户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终于争取到了大家的支持和理解。

  泥泞村道变宽变干净了

  家住学校附近、今年70岁的村民王德水向记者说起这条路时,有很多感慨:“在我印象中,这条路还是2003年修的,至今已有10多年了。把这条路重建或者维修是我们这些学生家长期盼多年来的愿望,没想到还是县人大办驻汪家乡新华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兼党支部书记饶水平圆了我们的愿望。”

  目前,这条村级公路维修工程已经全面完成,路不仅好走了,而且更宽了,由原来的4米变成了5米多,路边还用红石砌起了排水沟,沿大水坑转弯的地方还做起了防护栏,面貌一新。路宽了,干净了,也更好走了,孩子们上学、放学,一路上你追我赶嬉戏着。看着孩子们踏上新修的马路上学去的背影,村民史桂凤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本报记者 杨小军 文/图)


本文来源于上饶新闻网[www.srxww.com]
本文来源于上饶新闻网[www.srxww.com]

相关阅读:

上饶新闻

江西新闻

上饶日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新闻热线:0793-8224621 投稿:srnews@163.com 业务合作:0793-8224921 举报电话:0793-8224621

上饶日报社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备案/许可证号:赣ICP备090149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