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汉衍 本报记者 陈绍鹏
截至2019年底,全县138个“十三五”贫困村全部退出,31443户120544名贫困人口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653元……
脱贫“摘帽”以来,余干县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坚持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聚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着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在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补齐湖区民生问题短板、落实脱贫攻坚惠民政策和充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滨湖大县脱贫特色之路。
挖掘资源优势,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
瑞洪镇蔬菜种植扶贫产业基地通过“公司+联合社+经营性合作社+金融+基地+贫困户”的“六位一体”扶贫发展模式,建设1204亩高标准蔬菜种植产业,带动瑞洪镇22个贫困村1417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基地已销售西红柿120多万公斤,蔬菜扶贫产业实实在在成了当地农民脱贫增收产业。
余干县充分利用水面、良田、荒坡地,大力发展优质稻、芡实种植、大棚蔬菜、稻虾共作、特种水产和湖面光伏发电等扶贫产业,油茶、马家柚、脐橙、百香果等林果业种植和菌菇产业,确保全县贫困户都有长短结合的两个以上扶贫产业收入。目前,全县已发展连栋大棚食用菌种植30万平方米、油茶种植面积4800亩、马家柚等果业23050亩、龙虾等特色水产养殖412600亩、辣椒等蔬菜种植110050亩等畜禽养殖500万只,带动18233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工程,通过“扶贫基地+培训计划”,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依托园区企业建设就业扶贫基地,与相关企业签订就业培训计划,积极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组织就业培训90期,培训贫困户5642人;建立了13个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吸纳就业50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近3000人。该县还出台金融、政策、技术等产业帮扶措施,为贫困户在县内开发扶贫车间29家,为1600余名贫困户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
同时,充分挖掘鄱阳湖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大明湖万亩花海、康山忠义文化园、田园鄱阳湖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让一部分贫困户子女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该县还在乡村开发一批公路养护、农村保洁、治安巡逻、水库安全管理、山林防护、学校安全管理等公益性扶贫岗位,以及开发城镇城管、环卫、园林等政府公益性岗位,就地就近安置就业,确保贫困劳动力托底就业,以此巩固脱贫的质量。
筑牢保障底线,落实脱贫攻坚惠民政策
2016年以来,余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压实县乡村三级和行业部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责任,组织了8638名干部结对帮扶,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0多亿元,把党的扶贫政策送到每个贫困户每个贫困人口。
扩大危房改造覆盖面,从建档立卡贫困户扩大到“四类对象”以外的所有困难对象,涵盖到所有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建立了5000至3万不等的阶梯补助机制,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确保没有一户农户居住在危房里。目前,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6525户、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22126户、易地移民搬迁932户。
同时,积极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实行学校与乡镇属地管理“双负责”制度,逐一核查适龄入学、异地就读、接受教育、享受资助等情况,并进行跟踪管理,近年来共发放贫困学生补助8709.16万元,确保贫困家庭学生教育资助政策落实到位,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适龄儿童顺利完成学业,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
该县始终坚持把减轻贫困人口个人医疗支出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作为健康扶贫重中之重的工作,累计为16.2万人(次)贫困户报销因病住院费用10.9亿元;为贫困户购买的城乡基本医保和商业补充保险保额年年提高,确保所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费用报销都在90%以上。在此基础上,将保障防线前移,取消大病保险作为大病报销的前置条件,充分发挥商业补充保险的兜底补偿作用,替代政府兜底,全面落实各项健康扶贫政策。
2019年,该县共为贫困人口提供住院补偿47760人次,医疗总费用35756.42万元,医保补偿18398.21万元,大病报销3619.82万元,商业补充保险补偿7718.55万元,民政大病救助165.79万元,政府兜底补偿2522.31万元,医院减免152.36万元。
整合阵地资源,充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乌泥镇港背村贫困户胡水安一家4口住在危房里,自己及妻子、两个儿子皆患病。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党组织带动他参加菌菇种植合作社,并为他落实了收益性扶贫措施,安排解决了农村低保,每年净增收入2万元;帮扶干部为其联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眼科专家治疗眼疾,并帮助其将双目失明的儿子送到盲人学校就读……这桩桩件件的好事实事,让胡水安真切地感受到,只有共产党才能给群众带来幸福,发自内心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余干县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提升贫困户的精气神,激发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大力实施“大学生回村”工程,每个村配备了一名由回村青年大学生担任的党建文化宣传员;整合村级农民书屋、文化戏台、文化广场、宣传文化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年之家、农技讲坛、幸福食堂、乡村歌舞队等农村宣传文化阵地资源,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各类宣传活动,用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编印《脱贫攻坚马克思主义农民读本》送书入户,组织编排脱贫攻坚话剧、送戏下乡、开展最美贫困户评选表彰、贫困户歌咏赛等活动,教育引导全县贫困群众相信科学、见贤思齐,弘扬奋斗精神,创造美好生活。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湖光山色最美余干的画卷已经徐徐展开,它的明天将迎来新的希望和硕果。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壮歌,正回荡在余干的每一个角落。
本文来源于上饶新闻网[www.sr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