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博客
上饶新闻 首页> 新闻 > 上饶新闻 > 今日要闻 > 正文

玉山全力推动农村教育底部攻坚

2019-02-01 11:20:38来 源:上饶日报      评论:0点击:
  乡村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沈海燕 谢传禄 本报记者 郑大中 文/图

  近年来,玉山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抓手,大视野定位大目标,大格局推动大发展,大创新提升大管理,全力推进乡村教育底部攻坚,推进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视野定位大目标,建立农村教育底部攻坚体制机制

  近年来,玉山县放眼教育现代化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在全县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后,把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工作目标,将其纳入县政府民生实事,建立农村教育底部攻坚体制机制,以三个“强化”推进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县长为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实行县领导研究教育工作例会制度、联系学校制度和各级政府负责人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县四套班子领导定期到基层学校、校建工地走访调研,把落实教育工作责任情况纳入乡镇(街道)、部门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建立教育督导工作、考评激励和责任追究三个机制,全方位开展督学、督政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教育为主、部门参与,全面推进乡村教育底部攻坚的良好工作局面。

  强化政策保障。先后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县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强化优先规划教育、在财政预算时优先保障教育经费、在城镇规划时优先保障学校用地、在人才招聘时优先保障教师等“四个优先”举措,为农村教育底部攻坚提供了政策保障。

  强化经费保障。将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确保地方教育经费附加及城市维护税、土地出让金计提部分收入全部用于教育发展,并向薄弱学校倾斜。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8.54亿元,比上年增加0.63亿元,增长8%。

  大格局推动大发展,夯实优质均衡发展的牢固根基

  在建立农村教育底部攻坚体制机制的同时,玉山县委、县政府逐步提高软硬件建设标准,以“信息化、农村化、均等化”夯实优质均衡发展的牢固根基。

  办学条件在高标准基础上迈进信息化。出台《玉山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意见》《玉山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等文件,在高标准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工程、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加大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基础上,不断提高网点布局标准和建设标准。近三年中,共投入资金2.5亿元,实施校建项目311个,新建学校11所,改扩建19所,新建校舍9.84万平方米,维修改造23.89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特设县级教育信息中心,专门负责教育教学网络平台建设、管理、维护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近三年来,新建智慧班级1732个,77所学校安装100M光纤宽带网络,51所学校开通微信公众号。全县中小学“校校通”“班班通”覆盖率95%,“人人通”开通率72%,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覆盖面,提升了教育信息化水平。

  教师队伍在专业化基础上突出农村化。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玉山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实施细则》《玉山县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办法》系列文件,先后实施“千名教师招聘计划”和“千名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开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玉山籍教师回乡任教绿色通道,推进教师交流轮岗、“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等。两年来共招聘教师、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615人,选派优秀教师支教58人次、交流轮岗578人次。落实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农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以及特教教师津贴,制定《玉山县教师特别贡献奖励方案》,设立县级教师奖励基金,为玉山名师每人每月发放300元名师补贴,对在高考、中考、教学研究、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和突出贡献的学校及教师给予奖励。同时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赞助、个人捐助等形式设立了农村教师关爱基金会,每年可为农村教师增加待遇2000余元。教师队伍突出“农村化”,调动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新生入学在就近入学的基础上实现均等化。出台《关于切实化解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的实施意见》《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办法》等有关文件,全面实现“就近划片、分批招生、同批摇号”入学。2017年开始全面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改革,在纪检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代表的共同监督下,严格落实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严把小学新生入学“适龄关”,严控学生转学、插班等行为,有效破解了“大班额”难题,实现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城待遇、同班学习、同步发展。建立留守儿童之家48个、希望书屋和亲子阅览室86个、心理咨询室56个,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摸底登记“三残”儿童少年,对505名残疾学生专门编制学习教材和计划,通过进入特殊学校就学、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残障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

  大创新提升大管理,开启乡村教育底部攻坚加速度

  该县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教育发展各个环节,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办法破解内涵发展难题,以“四大举措”推动乡村教育底部攻坚、建设全省教育强县。

  创新质量提升均衡举措。以“名校引领、层次兼顾”为原则,由城区优质中小学牵头,组建了9个区域质量提升共同体,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两个重点,实行理念共享、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城乡捆绑、抱团发展,缩小校际管理水平差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健全学段、学校质量目标管理制度,完善“多元评价、等级呈现”的教育教学评价激励机制,深入推进“高效课堂”改革,狠抓高考、中考备考管理和教学常规督查指导,实现教育质量大幅攀升。

  创新责任督学挂牌举措。成立玉山县教育督导委员会,建立挂牌督导责任区管理制度,对挂牌督导工作实施统筹管理,选拔责任区督学,把责任区建设覆盖到全县每所小学,实现督学全覆盖。通过校园巡视、推门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每月逐校督导,月底集中反馈,督促城乡学校增高补齐管理短板,提升特色办学水平,实现优质发展。2015年玉山县督学责任区挂牌督导工作获得全省第三名,被评为“江西省督学责任区挂牌督导创新县”,2017年玉山县成功获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

  创新学校绿色评价举措。创新完善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机制,坚持“一校一标”“百把尺子量百校”,拓展学校自主发展空间,突出“质量”“安全”两大重点,强化“评价”“诊断”“治疗”三项功能,聚焦“规范管理”“特色发展”“全面育人”“差生转化”四个提升,激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在年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怀玉山初中、仙岩小学、南山小学等一批山区学校赶超县城中小学。

  创新校本课程建设举措。坚持立德树人,严格落实三级课程体系,探索构建的“35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获评江西省第一届县(市、区)教研工作亮点一等奖。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广泛组织学生兴趣小组和文艺社团,常态化开展“四节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和“三类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书香文化)等主题教育活动,有效提升了全县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坚持“贴近学校实际,整合校本资源,突出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出台《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指导意见》《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方案》《中小学课程领导力行动计划(2017-2020)》等系列文件,精心打造“一校一品”工程。赣剧发源地怀玉山小学的“赣剧进校园”、板灯之乡樟村小学的“板灯文化”、官溪小学的“祠堂文化”、文成小学的“石头开花”等,逐步构成了“一校一品、百花争艳”的办学格局,获评“江西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基地”等荣誉称号。

本文来源于上饶新闻网[www.srxww.com]
本文来源于上饶新闻网[www.srxww.com]

相关阅读:

上饶新闻

江西新闻

上饶日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新闻热线:0793-8224621 投稿:srnews@163.com 业务合作:0793-8224921 举报电话:0793-8224621

上饶日报社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备案/许可证号:赣ICP备090149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