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绵绵,寒气袭人,但在博能年产2万辆新能源商用车项目建设现场,却仍是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总装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专用车间、底盘装配车间钢结构等主体工程已完成验收,工人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该项目总投资7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占地面积1200多亩,规划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项目于2017年6月开始动工,标志着上饶客车迈进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高智能制造的新时代,终结长期以来上饶客车半机械化半手工制造的历史,推动上饶客车由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和新能源客车转型升级。
“建设进度比较快,这主要得力于经开区的大力支持,区里成立了七人行小组,经常为项目建设中碰到的各种难题进行调度和解决,比如我们前期土石方平整,因为厂房面积非常大,土石方平整也是非常大的工作量,在七人行的调度下平整速度非常快,使我们能够顺利建设厂房。”博能上饶客车行政主管陈锦彪介绍说。
据了解,博能新能源商用车项目在参照当前行业最先进客车生产工艺的基础之上,就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定制、混线生产的特点进行智能制造建设,重点就涂装电泳工艺环节进行绿色关键工艺突破,目标打造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大中型新能源客车智能制造新模式和涂装绿色工艺创新应用示范项目。项目主要设备、工艺、管理方式等基于当前龙头企业和新建企业为参照,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升级和改进,即将建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全自动化涂装电泳线、VOC后处理系统等,以实现产品的生产效率较当前主流企业提高8%—10%,生产工艺成本降低5%—8%的目标。
项目基于新一代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装备自动化技术,以实现“智能设计、智能产品、智能经营管理、智能生产制造、智能服务”为目标,推动企业新能源客车商业模式、制造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的创新,实现上饶客车的“设计协同化、产品智能化、经营敏捷化、生产自动化、服务主动化”,打造“智能制造+车联网”的智慧客车。使上饶客车在新能源客车制造领域形成产品数字化设计、物料采购、智能制造执行、市场销售与服务等各环节集信息化、自动化一体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实现产品定制化背景下的客车柔性化、精益化生产与多种车型混流生产,敏捷制造。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产品不良品率,从而达到定制化新能源客车智能技术改造的总体目标,助推企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
据介绍,项目达标达产后可实现单班2万辆、双班3万辆的产能,产品涵盖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旅游车、新能源商用车和专用校车,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0亿元。上饶经开区招商五局局长姬光喜表示,博能商用车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为上饶经开区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注入强大动力,有望为整个汽车产业带来新活力。
本文来源于上饶新闻网[www.sr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