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全年工作主线,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从更高层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深入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市第四次党代会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书写了一份“决胜全面小康、打造大美上饶”的精彩答卷。
(一)
一年来,市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积极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在上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狠抓学习研讨。市委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带头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活动,举行了19次市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再次举办了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以及7期县处级党员干部专题研讨班,助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嵌入灵魂。
狠抓宣传宣讲。组建市、县、乡、村四级宣讲团,依托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平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开展了上千场基层理论宣讲,有效推动学习贯彻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狠抓贯彻落实。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方针,结合上饶市情,提出了强化发展第一、项目优先、创新引领、支持实体、重视三产、担当实干“六种导向”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决胜全面小康、打造大美上饶”的总体发展战略。
(二)
一年来,市委聚焦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老大难”问题,动真碰硬,攻坚克难,着力解决了一批多年想解决而没有下决心解决的难题,努力创造了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业绩。
农村宅基地改革基本完成。截至目前,全市参与宅改的农户102万户,已退出宅基地9.4万宗,退出面积962万平方米,“一户一宅”“建新必须拆旧”“多占宅基地多交人民币”等观念深入人心。
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过去全市80%以上都是“空壳村”,通过两年努力,基本消除“空壳村”,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到10万元。
农民建房秩序全面建立。近年来,结合秀美乡村建设,在每个乡镇都设立了规划所,全面进行规划和管控,并制定出台了全国第一部关于规范农民建房的地方性法规——《上饶市农村居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从法律层面规范农民建房。
违章建筑保持“零增长”。过去,上饶违章建筑“遍地开花”,现在这种歪风邪气已得到根本遏制。仅中心城区范围,2018年拆除违章建筑75万平方米,2015年以来累计拆除620万平方米。
棚改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扬。2018年,全市完成城市棚改2.6万户、390万平方米。2016年以来累计完成城市棚改9.6万户、1740万平方米。
(三)
一年来,市委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强化发展举措,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项目建设取得大突破。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王,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业方面,强力推进了晶科双倍增、汉腾二期、爱驰汽车、长安跨越、吉利新能源汽车等五个“百亿级”大项目,“世界光伏城”“中国光学城”“江西汽车城”已具雏形;旅游方面,实现了县县有4A景区,并围绕打造华东区域旅游目的地、中转地和集散地的目标,在中心城区布局了城东旅游综合体、城西“十里槠溪”生态旅游度假区、城南捷成梦都影视城、野生动物乐园、灵山国际光影小镇、工匠小镇、水上乐园、云谷田园综合体等一大批集聚人气的文旅项目;基础设施方面,围绕国务院赋予上饶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定位,推进了上饶国际物流园、上饶至浦城高速公路、鄱余高等级公路等项目,谋划和对接了沪昆高速公路“四改八”、德景高速等项目。
数字经济迎来大发展。把数字经济作为“变道超车”的关键产业来抓,上饶大数据科创城、滴滴科技城、阿里云大数据学院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签约落户,呼叫产业、游戏产业欣欣向荣,全省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城市品质实现大提升。把完善城市功能作为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深入实施“去杂乱、补短板”工程,不断提高城市承载力,一大批道路、学校、医院、公园、文化场馆、停车场、菜市场等功能性项目接续建设。
乡村面貌发生大变化。把秀美乡村建设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2018年,全市启动4192个村点建设,完成“赣派”民居改造4.3万余栋,横峰县、信州区、婺源县、三清山提前实现四年“扫一遍”目标;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初步构建了“东柚、西蟹、南红、北绿、中菜”产业布局。
(四)
一年来,市委着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强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坚持向浙江杭州、衢州等地学习,进一步缩短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同时,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扎实推进了农业农村、财税金融、生态文明、司法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工作。
大力促进开放升级。积极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外贸出口质量大幅提升,上饶首列中欧班列正式发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步履铿锵。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启动以作风建设为主题的专项巡察,持续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加快建设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五型”政府,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发展环境。深入抓好“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共为企业减负140多亿元。
(五)
一年来,市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树立底线思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和金融风险管控,加快投融资企业的市场化转型,依法打击非法集资,努力化解不良贷款,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咬定总攻目标,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连续开展“春季攻势”“夏季整改”“秋冬会战”三大行动,大力整治脱贫攻坚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上饶县、横峰县正式脱贫“摘帽”,全市近10万贫困群众甩掉贫穷,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效进一步提升。
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为契机,广泛发动群众,全面摸排和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创新推出“环保警察”做法,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扎实推进垃圾焚烧发电、污水管网建设、黏土砖瓦窑拆除、电鱼网鸟专项整治等工作,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广“垃圾兑换银行”模式,稳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
(六)
一年来,市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增进团结、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
思想文化建设更加深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狠抓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成功举办第二届上饶文博会,电影《信仰者》得到国家电影局推广,启动“百里信江文化经济带”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
民主政治建设更加扎实。大力支持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开展监督,切实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同时,群团改革、党管武装、双拥工作以及军民融合发展实现新进步。
法治上饶建设更加有力。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素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地方立法工作,初步构建了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
(七)
一年来,市委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积极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从严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开展学习《红色家书》系列活动,深入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争当方志敏式好干部”教育活动,方志敏干部学院正式建成开班,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进一步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切实营造了担当实干、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组织上、作风上、家教家风上,坚决全面彻底肃清苏荣案余毒,强化纪律教育和家风建设,完成了市县监委组建,扎实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脱贫攻坚暨扫黑除恶、作风建设专项巡视巡察,严肃查处腐败领域典型问题。
深入开展巡视整改工作。省委巡视问题反馈后,市委迅速制定整改方案,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全力推动整改工作落实落地,进一步强化了标本兼治的效果。
凡为过往,皆为序章。展望2019年,在“决胜全面小康、打造大美上饶”的征程中,市委将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实干、奋发有为,当好新时代答卷人,让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成为最鲜明的主旋律,奋力谱写“决胜全面小康、打造大美上饶”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本报记者 陈绍鹏
本文来源于上饶新闻网[www.sr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