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方子健
“过去在外地奔波打工,后来多亏了望仙谷就业之家,帮我在家门口端稳了‘金饭碗’!”在广信区望仙谷就业之家的帮助下,返乡青年李涛报名参加了“短视频运营”培训班,并开设了“望仙山货”直播间。如今,他直播间的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还带动周边20多户农户一起种植高山蔬菜。
像李涛这样通过就业帮扶在家乡找到工作的群众,在望仙谷并非个例。随着稳就业政策效力逐步释放,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目前望仙谷景区直接带动景区所在的望仙乡和华坛山镇3万余人就业创业,间接带动周边乡镇8.2万余人就业创业,创业就业者人均月增收超3500元,其中30%从业者为返乡青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加强稳岗促就业工作,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就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广信区望仙谷景区用好就业之家,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圆了就业梦,正是我市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生动注脚。
一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5+2就业之家”建设为牵引,织密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加快构建覆盖全面、功能完善、响应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分层分类、供需匹配”的培训体系,推动就业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运用新媒体、大数据技术,打造“5+2就业之家”线上平台,着力构建“线上就业生态圈”,让政策与岗位精准触达需求端,大力推进创业担保贷款线上申请业务,为创业者提供“零见面、高效率”的融资支持;紧密结合地方特色产业资源,推动“就业、产业、创业”三业深度融合,形成“以产业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
婺源县江湾镇大畈村以歙砚产业为核心,打造“培训—就业—创业”闭环,依托就业之家开设歙砚技艺培训班,学员结业后可进入砚台企业工作;弋阳县南岩街道龙门湖社区每周四开展“逢四说事”服务,由就业之家“政策宣传员”带着印满岗位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的“明白纸”走家串户,为群众搭建就业“直通车”;玉山县文成街道就业之家在洪家社区盘活闲置房屋,打造“零工驿站”,提供职业培训、岗位供给、企业用工等服务,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随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依托就业之家阵地,我市就业服务的触角正持续延伸至基层肌理、融入群众生活场景,“就在上饶 家倍美好”的就业服务品牌正逐渐成为群众心中的“就业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