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兴讯 近日,德兴市德馨开元小区居民姜女士提着早已分好类的纸壳、旧衣物,熟练地走到小区的智能回收箱前投放。完成投放后,手机界面立刻弹出信息,清晰显示此次投放的垃圾重量与获得的收益。德兴市积极倡导垃圾分类工作便捷化,按照每100—150户设置1个投放点的标准,市中心城区72个小区已实现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打造了“数据看得见、收益获激励”的绿色生活。
垃圾“分得清”,更要“运得明”。在中端转运环节,德兴市亮出了“分类运输、专车专运”的核心举措。每种垃圾都配备了贴有清晰标识的专属清运车,坚决杜绝“混装混运”。
分类后的垃圾最终去向何处?笔者在该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找到了答案。据发电厂相关人员介绍,其他生活垃圾在专门的生活垃圾处理坑里打堆发酵后焚烧处理,厨余和餐厨垃圾则由另一套专门设备处理,经过挤压、破碎、脱水,再进行综合利用,全年的发电量能达到8000万度。
在德兴市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志愿者正在图文并茂的展板前,耐心讲解着分类知识;互动游戏区内,讲解员程淑云正耐心引导居民垃圾正确分类。据了解,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该市为此组建了一支多元构成的、超300人的志愿者宣传队伍,有社区工作者、热心退休老人、青年学生和来自企业的员工。每个月会定期举办2至3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把生动的课堂搬进小区、搬进学校,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让垃圾分类知识入脑入心。目前,德兴市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达到95%以上,全民参与的绿色新风尚已然形成。
下一步,德兴市将进一步健全垃圾分类前端投放、中端转运、末端处理的全链条,让垃圾分类更智能、更高效。同时,将在政务公开方面再升级,邀请市民走进垃圾分拣中心和焚烧发电厂,了解垃圾的去向,消除广大市民对垃圾分类末端处理的误解,增强全社会的认同感和支持度,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来。(德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