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年讯 “多亏了镇里修渠引水,不然这上千亩稻子可能就保不住了。”金秋时节,万年县梓埠镇的万亩晚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随风起伏,种粮大户陶光龙站在田埂上,脸上满是欣慰。
今年5月,梓埠镇水利站对全镇水利设施进行全面摸排,发现101条沟渠、6个山塘、2座水库存在灌溉问题。有的渠道杂草比人高,淤泥堆了半米深,水根本流不到田里。“沟渠不通,咱们自己干。”在镇党委号召下,一场“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的行动全面展开。群众主动投工投劳,相关部门现场指导,政府统筹项目资金,三方合力让沉睡的水利设施“活”起来。据统计,抗旱期间各村和种田大户累计投入80余万元,整合项目资金800余万元,共发动群众600余人次,清杂清淤沟渠82条,剩余19条已列入计划,待晚稻收割后施工。
对于地势较高的“望天田”,镇政府主动作为,投入70余万元建设临时抗旱调水站,并打井补水。此外,镇政府还购置16台水泵免费提供给农户。余中伟的稻田位于灌区末端,往年用水得“求人”,今年水流很是畅通,他激动地连连说:“水泵一响,我这心里踏实了,就算是最远的田都浸透了!”
如今,行走在梓埠镇的田野间,纵横交错的水渠碧波荡漾,村民们忙着检修设施、疏通水道,为来年春耕作准备。
(刘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