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霞 实习生 卓紫媛
山谷间回荡着激昂的歌声,夜空中跃动着绚烂灯火,乡村戏台传来悠扬婉转的曲调……金秋时节,国庆与中秋欢喜相逢,以山水为台、以光影为媒、以音律为魂,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特色活动在上饶热烈上演,绘就了一幅“律动山水”的鲜活画卷,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309个特色主题引领,1570场文旅活动接力。“双节”期间,全市共计接待游客1350.4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4.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7.1%,展现出文旅融合的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
山水间搭台唱戏,特色演艺燃动假日
当自然风光遇见人文创意,上饶的旅游资源“活”了起来,焕发出全新活力。
三清山上,红旗招展,歌声激荡。10月1日一早,游人广场上,《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响彻云霄,游客与工作人员共同挥舞国旗,以激昂的红歌合唱表达对祖国的深情,奏响假期的热闹祥和。与此同时,晨光太极如行云流水,道乐合鸣伴人漫游仙山,更有“姜子牙”“哪吒”等NPC演员穿梭山间,与游客互动演绎“仙侠奇缘”,让山水之间平添几分灵动与趣味。8天假期,这里共计接待游客约15万人。
望仙谷中,“国风剧场”从日出演到月升,精彩不停。《谷隐幻技》以魔术代替魔法,惊艳四座;《汉婚》再现十里红妆的传统婚仪之美;《千门八将·破局》以沉浸式剧情引人入局;《杨府奇谭》则带观众穿越900年,开启一段奇幻之旅。每一场演出都是视觉与文化的盛宴,这里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
龟峰景区以《西游记》龙宫盛宴为背景,依托天然山水,以西游神话IP为载体,构建“东海龙宫盛宴开放日”的奇幻世界。30余位高度还原的唐僧师徒、龙王、七仙女等经典角色遍布景区。游客手持“盛典请帖”,在“神仙”指引下,参与情景剧演绎、与NPC互动、完成游戏任务,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仙游”中的一员,深度感受西游的奇幻魅力。
每晚6点半,铜钹山九仙湖畔的音乐会准时上演。《鼓舞飞扬》水鼓表演,鼓声与湖波共振,琵琶、古筝、洞箫与流行音乐轮番登场,从经典歌曲到流行音乐,多元曲风交织碰撞,为游客朋友们打造“音乐+自然”的沉浸式体验。从长沙自驾而来的游客肖博怀赞不绝口:“没想到景区能把自然风光和人文活动结合得这么好。我们已经拍了几百张照片,不虚此行!”
灯火里玩转饶城,夜间经济迸发活力
夜幕降临,信江两岸被灯火点亮,多彩活动并未停歇,反而在灯火璀璨中焕发出别样魅力,为夜间经济注入新动能。
10月1日晚,“广信有声-群众歌汇”国庆主题活动在时光PARK璀璨上演,以“声音”为媒介,以“音乐”为桥梁,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全域欢动的国庆文化盛宴,吸引近千名市民游客齐聚。他们争相登台,在专业乐队伴奏下一展歌喉;全民歌曲接龙猜歌名环节,经典旋律响起,抢答接唱,熟悉的歌声此起彼伏,勾起一代代人的集体记忆。
10月6日至7日,在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数创公园,“上饶电竞文旅嘉年华”无人机表演暨草地音乐会举行。五星红旗、嫦娥奔月、我爱你中国、祝上饶人民中秋快乐……1680架无人机如流萤划破夜幕,以夜空为画布,绘就一幅动态画卷。地面上,草地音乐节同步升温,留声机乐队与多位实力歌手接连登场,唱响了《稻香》《告白气球》等流行金曲。游客们一边品尝着美食集市里的特色小吃,一边伴着动人旋律,欣赏夜空中的视觉盛宴。
商圈夜晚同样精彩纷呈。夜幕降临,信州区万达广场的爱心烟花瀑布准时绽放,特制烟花从高架倾泻而下,如金色溪流奔涌坠落。广信区吾悦广场特邀超人气国潮乐队空降现场,用电子摇滚重塑经典名曲,街舞、现代舞与古风碰撞,开启古今交响的视听盛宴,也促进了夜间消费。“固定摊位让我们安心经营,国庆期间日均收入比平时翻了一番。”烤肠摊主张文国高兴地说。
在婺源,婺女洲度假区上演了确山打铁花、铜梁钢花、打墙花3种传统火焰艺术,铁花飞溅,火光冲天,将中国的火焰浪漫与非遗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弦高城西湖凼文旅街区也化身为流动的民俗艺术长廊,从《礼赞国庆》街头快闪到《芳华》主题舞蹈,从《鱼灯姑娘》互动到《萌兽出击》国潮NPC,还有常态化的鱼灯巡游、非遗火壶、川剧变脸、杂技、霓裳龙舞、民乐合奏、火龙表演等轮番上阵,让游客每日充满新奇。国庆中秋假期,这里总客流量超25万人次,其中夜游人数占比超70%。
村落中舞动风情,新业态激活乡土魅力
走出城市,走进乡村,文旅活动在田野乡间同样绽放出独特魅力,书写乡土文明新时尚的新篇章。
铅山县葛仙村景区以“星辰为幕,山河为席”,打造了一场贯穿“双节”的沉浸式文旅盛宴。星辰音乐会连唱8天,许巍、信乐团、水木年华等知名音乐人先后登台,《蓝莲花》《死了都要爱》等经典金曲引爆全场激情。音乐会之外,千灯盛境点亮古街,龙灯、鱼灯巡游与非遗灯彩展演相映成趣,篝火表演、无人机编队、水幕电影轮番上演,压轴的星辰烟花秀更是让夜空绽放绚烂花雨。
婺源县秋口镇李坑村主打秋日宁静与雅致。溪畔“啃秋”音乐会让游客就着“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的风景,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品尝时令瓜果与婺源小食,聆听轻柔音乐。夜幕下,徽州鱼灯在缀满丰收果实的古巷中灵动穿梭,与明月、秋色共构静谧浪漫图景。
江湾景区让“非遗巡演”与“晒秋”民俗相得益彰。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江湾豆腐架,孩童扮演戏文人物,由成人托举巡游,宛如“流动的戏台”。百年古戏台上,徽州黄梅戏悠扬开唱,《天仙配》《女驸马》等选段回荡在徽派建筑的马头墙之间,更添韵味。演员声情并茂,水袖翩跹,让游客即使不懂方言,也能沉浸式感受到徽州戏曲的婉约动人与深情款款。
玉山县必姆镇的KUKU营地成了近郊游的热门目的地。小型烟花秀与露天音乐会相得益彰,民谣、轻摇滚穿插互动点歌,篝火晚会搭配投壶、飞盘竞赛、月饼套圈等传统游戏,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游玩体验。营地创新打造亲子游乐、咖啡文化体验、森林探秘等主题场景,日均游客超2000人次。游客熊甜笑着说:“来这儿旅游特别好,经济实惠,和大城市不一样,亲近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还能钓鱼。”
传统与现代同频,自然与人文共生,乡土与时尚碰撞,种种活力在上饶汇聚交融,绘就了一幅“律动山水”的鲜活画卷,释放出文旅产业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魅力。
【记者手记】
以乐为魂,释放文旅新活力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从三清山的红歌嘹亮到望仙谷的国风剧场,从婺女洲的铁花飞舞到葛仙村的星辰音乐会,产品丰富多彩、业态多元绽放,勾勒出“可游、可玩、可享”的生动图景。
这份火热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内容创新+场景营造+体验升级”的系统性发力。一方面,各地突破传统观光模式,将音乐、非遗、国潮等元素与山水景观、夜间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出龟峰“西游幻境”、铜钹山“湖光乐韵”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让静态资源转化为动态吸引力;另一方面,全时段、全场景布局见实效——日间游山水、品文化,夜间享美食、赏非遗,城市里感受科技、乡村中体验民俗风情,满足了家庭、年轻群体等多元需求,让上饶真正成为了大家的“诗与远方”,有效带动消费增长。
如何延续这份火热,让“流量”成为“留量”?我们还需持续发力。要强品牌,持续唱响“大美上饶·自在山水”文旅品牌,丰富提升旅游产品供给,不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要深融合,深化文旅与农业、体育、康养等产业的跨界联动,创新打造更多主题鲜明、体验独特的文旅产品,让游客带走“上饶记忆”。要优服务,优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交通、住宿、智慧导览等配套设施,持续推进旅游诚信退赔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和重游率。如此,才能让“律动”不止于假期,让“热度”转化为持久的动能,推动上饶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记者 蔡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