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新闻网


上饶视听网

上饶新闻APP 上饶日报
抖音
上饶发布 数字报刊 大美上饶
首页 > 正文

“幸福之城”图景新

2025-10-11 01:20:59  |  来 源:上饶日报  点击:

清晨,绿意盎然的公园里,晨练的人们绽放出蓬勃的朝气;午间,“家门口”的社区食堂,一顿实惠可口的午餐让独居老人备感温暖;夜幕降临的街市灯火璀璨,中医夜市守护百姓健康,商场门口的招聘会托举就业梦想,创意小摊涌动创业热情……这些寻常的生活片段,正是我市解码“幸福之城”的生动注脚。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婺源考察时指出,幸福就是人们心情愉悦,开心生活。幸福,是城市发展的温暖底色,也是人民心中最朴素的向往。上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奋力打造“心情愉悦、开心生活”的幸福之城。点滴微幸福折射出我市在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上的不懈努力与扎实成效。


视角1:从“有居”到“优居”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以前电梯经常坏,运行慢,有时候等十几分钟都下不了楼,现在换了新电梯,又快又稳,心里踏实多了!”信州区带湖花城小区的李阿姨笑着说。这个建于2008年的小区,老人小孩较多,电梯老化问题曾是居民的一块“心病”。

近年来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市部分老旧小区电梯逐渐老化,不仅影响出行,也存在安全隐患。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依托政策扶持,我市启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程,对使用15年以上、故障率高、居民更新意愿强烈的电梯,国家超长期国债按15万元/台的标准支持电梯更新,采取“政府补贴+业主自筹”的方式推进。2024年已有82部老旧电梯“焕新上岗”;2025年,计划再完成235部。改造跑出“加速度”,居民生活实现“大跃升”。

硬件提升,软服务也要跟上。中午时分,信州区西市街道茶山路社区的“大树下”社区食堂饭菜飘香。“食堂老人用餐有减免,我在这吃一顿饭均价12元,花样多、味道好,吃完还能和老邻居聊聊天,实惠又暖心!”前来就餐的王大爷感慨道。以食堂为圆心,该社区打造了半径500米内的助老送餐、四点半课堂等8个民生服务圈,日均服务超300人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乐享便利。

从看病拿药到买菜理发,近年来,我市以“一老一小”幸福院、老旧小区改造和街区更新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平价餐食、免费活动场地,联动周边商超、药店、维修点等形成便捷高效的服务闭环。无论是学生、上班族,还是老人幼儿,都能在“圈内”满足日常生活和文娱消费所需,“近”享美好生活。

物质基础不断夯实,精神滋养同样重要。市总工会推出“工会晚八点”公益课堂,将工人文化宫规划建设纳入市、县两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通过新建、改建、共建的方式,共打造11个工人文化宫,整合50多处综合活动场馆纳入服务阵地,基本实现服务职工全覆盖。同时,“工会晚八点”积极开展的“三送”活动。通过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打造乡镇“生活区”、社区“家门口”、企业“车间旁”等接地气的公益课堂,切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从电梯换新到食堂飘香,从便民服务圈到夜晚公益课堂的拓展,我市正以实打实的行动,擦亮居住环境的“面子”,充实精神生活的“里子”,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幸福之城”的完整内涵。


视角2:治理“精雕细琢” 市民幸福生活“畅通无阻”

近日,信州区广信大道完成改造,一条平坦顺畅、功能完善的崭新道路呈现在市民面前。此次改造彻底解决了路面开裂、破损、凹凸不平、积水问题,交通标识与照明系统同步升级,市民出行更安全、更舒适。

一条路的蜕变,是我市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夯实道路交通安全基础,提升市民出行幸福感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市将城市道路建设与管理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来抓,坚持“建管并重”,通过科学规划,改造新建了一批城市主干道,并着力破解“断头路”梗阻,优化路网结构,提升通行效率。从“大动脉”到“微循环”,系统性推进道路提质升级。

道路升级之外,街区细节更见城市温度。我市正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通过全面修复完善人行道盲道、缘石坡道,完善公厕无障碍设施,增补施划停车位等民生工程,让城市功能日臻完善,让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全市各地共有65座综合公园、68个专类公园、68个社区公园及151个街头小游园,“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生活日常。一系列改造工程背后,是我市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幸福之城的坚定决心。

环境,塑造着城市的“血脉”;治理,则激活了城市的“灵魂”。城市管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我市以“四亮”特色活动为抓手,推动党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通过设立“爱心驿站”、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关爱行动,增强群体归属感,引导其从“旁观者”转变为“共建者”,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幸福之城,既在环境之美,也在服务之便。近年来,我市各地全面推进综治中心建设,整合多部门资源,采用“常驻+轮驻+随驻”模式,全面覆盖婚姻家庭、邻里纠纷、交通事故等常见矛盾,打造“一站式”调解平台,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能解万家忧”。

此外,“E呼即办”诉求办理体系实现12345政务服务热线、110报警平台、综治网格等平台互联互通,做到群众诉求快速受理、精准分流、及时处置,全天候为群众解决诉求。平台上线以来,群众诉求平均办理时效提升5倍以上,切实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高品质规划建设城市,用心用情办好实事。城市的幸福生活,最终体现在每一位市民舒心、开心的日子里。我市将继续以百姓心为心,让发展成果转化为市民身边可感可及的幸福,让“心情愉悦,开心生活”成为城市里随处可见的风景。


视角3:就业服务优化 照亮千家万户“幸福路”

夜幕降临,广信区罗桥街道的“人社创业帮扶点”——182夜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小吃香气四溢。张丽云的酱香饼摊前食客渐多。年近五十的她不久前还在为失业发愁,如今已在这里重拾生计。“政府不仅提供设备,还安排了固定摊位,真的帮到了点子上!”她的感慨道出了我市“低成本创业”帮扶政策的温暖。

今年,针对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员等重点群体,我市推出专项扶持政策。通过“5+2就业之家”平台,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创业设备。稳定经营满6个月后设备即归个人所有;未达额度部分以现金补足。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45人提交申请,发放设备172套,172人成功开摊,38.57万元扶持资金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支持低成本创业的同时,我市也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深入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依托“5+2就业之家”推进校企对接、就业援助、进园区企业直播、专场招聘会等公共就业服务,搭建“线上+线下”求职平台,依托大数据精准做好供需两端招工精准匹配。

“我们为每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建立了实时更新的‘一人一档’精准就业档案。”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详细掌握其就业状态、求职意向与服务需求,人社部门严格落实“1131”精准服务措施,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或者就业见习机会。并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创业政策扶持,全面助力毕业生走稳就业创业之路。

就业的温度,往往藏在细节里。为提升服务效能,我市不断做实做细常态化招聘,让就业机会触手可及。

“我作为一个听力障碍的人,第一次线上‘听’懂招聘内容,感受到被认真对待,麻烦你了。”在今年德兴市就业之家联合市残联举办的“职”通未来手语专场线上招聘会上,网友“风轻云淡”在直播间写下这样的评论。本场直播特邀专业手语老师同步翻译,将企业信息、岗位要求等关键内容转化为可视化手语,配合主播字幕解说,让听障群体清晰“看见”就业可能。

此外,我市充分运营遍布城乡的1721个“5+2就业之家”网点,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服务模式。线下聚焦“专而精”的专场及微型招聘会;线上打造“云聘矩阵”,依托抖音政务号高频开展“直播带岗”“企业探访”。作为智能枢纽,上饶“5+2就业之家云端平台”依托算法实现人岗精准匹配。我市还积极探索就业服务融入生活场景,利用“节庆集会+就业”“赛事活动+就业”等多元形式,实现民生场景嵌入与跨界联动,激活城市活力,畅通人才对接。

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57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74.56%;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745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0.69万人,完成全年任务98.89%;就业见习岗位募集9026个,新增创业担保贷款30.8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50.59%……就业形势稳中向好,结构持续优化,市民生活更加幸福饱满。

民生蓝图加速落地,城市的幸福底色愈发明亮,我市将持续用心描绘,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稳步迈向人民满意的幸福之城。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