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上饶不沿边、不靠海,但“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上饶人积极拥抱世界,从未停下过开放的脚步。
两年来,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区域中心不断提速:“内畅外连、快达慢游、通江达海”的“开放大通道”日益畅通,“铁公水空”多式联运蒸蒸日上,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加速建设,对外经贸往来持续深化,制度型开放新格局迈向纵深……
随着利好政策不断推出、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有力推动了开放型经济的蓬勃发展,让大美上饶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近期,海关总署发布了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上饶位列全省第1、中部第6、全国第39。
视角1:“引进来”“走出去”齐发力 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驱动上饶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翼”。
这座城市正以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海纳百川的包容气度和开拓进取的奋进姿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企业纷纷前来投资兴业,推动了越来越多的“饶字号”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高质量引进来,助推产业结构向新向优。
电子信息产业链是我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之一。今年3月底,上饶市走进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要素对接会在深圳举行,共签约项目17个,签约总额77亿元,为做大做强做优电子信息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高质量项目,围绕先进制造、科创等领域,全市上下紧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创新运用资本招商、平台招商、飞地招商等招商方式,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落地了一大批优强项目。近年来,我市引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项目占招引项目总数的比重日益提升,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领域招引成果丰硕,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不断迈向中高端。
高水平走出去,提升上饶制造国际影响力。
2024年,全国首个出口茶叶“大基地”揭牌运行,带动婺源绿茶出口增长20.2%;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占全省75%;新增直接对外投资3.1亿美元,总量全省第1;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6.3亿美元,总量全省第1……
我市持续优化出口结构,逐步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华交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线上线下帮助企业抢订单、寻商机;逐步拓宽对外投资领域,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其中,光伏组件、汽车零部件、精密机械等特色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改变了以往过度依赖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局面。
目前,我市备案进出口企业数量已突破2000家,活跃企业突破1000家;进出口商品种类超过3700种,涵盖以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品,以茶叶、烤鳗为代表的农食产品,以光学镜头为代表的光学产品,以毛巾架为代表的日用品等。
视角2:搭建“买卖全球”生态圈 打造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对外开放平台的强力支撑。
近年来,“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无水港+飞地港”的多层次、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体系在上饶加速构建,将上饶与世界紧密相连,上饶人民“买卖全球”的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今年7月8日,赣东北首个综合保税区上饶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并实现首单业务顺利通关。“‘家门口’有了综合保税区,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并灵活适应市场变化,极大增强了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信心!”晶科能源公共事务副总经理闵铄媛欣喜地说。
上饶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兴产业,并涵盖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业务,让上饶特色产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上饶消费者在家门口买到优质实惠的进口商品。
为推动“买卖全球”双向通道更加畅通、高效,我市统筹推进上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线下产业园区,持续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目前,全市已建成12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其中,铅山县电子商务创业园被认定为首批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培育跨境电商企业超3000家,在2024年全国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中,上饶综试区综合排名第二档“成效较好”;已落户派克达、递四方、助企网络等国际物流、外贸综合服务、独立站服务企业;已有7家企业,在16个国家布局了79个海外仓。
今年3月7日,福州港(宁德)上饶码头正式开港,我市又新增1条出海通道;上饶“无水港”实现快速通关,运营水平走在全省前列,2024年上饶“无水港”共发运集装箱46980标箱,共开行上饶至宁波“海铁联运天天班”555趟……我市加强与沿海地区的互联互通,高效稳定运营上饶“无水港”,建成江西首个省外飞地港福州港(宁德)上饶码头,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大幅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并降低企业出海物流成本。
视角3:架起融通中外的桥梁 拓展对外开放“朋友圈”
我市充分发挥贸促系统联系境内外工商界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拓展海外贸易伙伴,促进内需和外贸、进口和出口互补互促。
我市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展会,努力探索国际交流合作新模式。
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中国国际电商产业博览会暨印度尼西亚选品展览会、中国品牌商品(中东欧)展等国际展会上,时常能看到上饶制造的闪亮元素;福布斯中国海外商协会创新合作交流会、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展览会等多边合作机制下的工商活动,也经常能留下上饶企业踊跃参与的身影……
一次次对外经贸交往活动,在上饶企业和海外企业间架设了合作之桥,帮助我市外向型企业开拓了多元化国际市场。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我市加快打造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积极参加长三角贸促、商会系统业务交流合作,通过长三角贸易投资信息互动平台,引导组织本地企业参与各类会展、培训活动及长三角地区间企业交流考察活动,着力推动与长三角地区共谋改革举措,共享开放资源和贸易投资平台,在文化交流、产业对接、文旅产业等方面积极开展协作,不断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视角4: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
耐普矿机精准掌握46项市场准入要求,享受关税减让等优惠政策,实现产品顺畅出口至30多个国家;艾芬达暖通科技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毛巾架等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于今年9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光学镜片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近20%,凤凰光学镜片出口成本整体降低10%,实现海外订单持续稳定增长……
上饶制造加速扬帆出海的背后是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强力支撑。
近年来,我市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体制、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全力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为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推动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实现稳中提质;建立外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依托开放平台吸引外资项目落地,形成与产业链发展相匹配的外资布局。
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简化通关流程,实现无纸化通关,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在全省率先实施远程属地查检、属地查检电子预约、“批次检验”改革试点、“企业自查结果认可模式”海关核查、跨区域“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海关监管改革,办理了全省首票跨辖区“抵港直装”业务,实现出口货物装船“零等待”;培育壮大AEO企业,其数量五年间增加6倍,该类企业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比重超五成,AEO认证让企业大幅提升了产品通关效率、降低了外贸成本、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护航外贸企业破浪前行。常态化开展走访外向型企业、行业商(协)会活动,通过宣讲政策、问需解难、发出预警、提供商机,帮助外贸企业规避风险,助力企业“出海”行稳致远;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模式,智能化升级企业原产地证明书出证认证客户端,引导企业用好用足贸易优惠政策。2023年至2024年,我市指导帮助外贸企业办理原产地证明书10159份,签证金额53.3亿元。
提升外企服务效能。充分发挥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作用,精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诉求,定期跟进反馈,高效解决问题;开展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风险排查工作,帮助我市外资外贸企业破解合规发展瓶颈,推动涉外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如今,在这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坚持大开放引领大发展”理念已深深融入城市血脉,幻化成推动大美上饶“融通中外、链接世界”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