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新闻网


上饶视听网

上饶新闻APP 上饶日报
抖音
上饶发布 数字报刊 大美上饶
首页 > 正文

挺起制造强市“硬脊梁”

2025-10-11 01:13:54  |  来 源:上饶日报  点击:

制造业是强市之基、兴市之要。作为江西东大门,制造业是上饶的城市脊梁。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方向,嘱托要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两年来,上饶坚持让工业经济挑大梁,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奋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制造业强市——首次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4年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6261亿元,自2023年6月起连续26个月保持全省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17个季度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缘何而来?从上饶抓制造业的三个视角中可以感受这座城市的奋进力量。


视角1:把优势放大 把长板拉长

制造业门类众多,重点选择哪些产业,考验着区域眼光。

区域经济本质上是特色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关键要把优势放大、把长板拉长。上饶深化落实“1269”行动计划——聚焦“2+4+N”产业体系,光伏新能源、有色金属、电子信息、锂电、非金属材料、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现代家具等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新能源、有色金属、电子信息、非金属新材料、机械制造、医药化工新材料6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制造业的如椽大笔,如何落笔,上饶思路清晰。

——狠抓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非金属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布局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上饶已经形成了一个千亿级园区(上饶经开区)、两个千亿级产业(有色金属、光伏新能源)、一个千亿级企业(晶科能源)的新型工业化“千亿级”发展矩阵。

——狠抓骨干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壮大行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和企业上市行动,推动各类企业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业激情竞相迸发。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全球第一的晶科能源,成长为我市第一个千亿级企业,营收规模位居全省民营企业榜首,规上工业企业年均净增150家,经营主体持续壮大。

——狠抓拳头产品,巩固光伏组件、光学镜片、矿山特种装备等优势产品领先地位,在更多领域培育“单打冠军”,让“上饶制造”加速走向全球。专注于国内电热毛巾架领域的江西艾芬达暖通科技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并于今年9月10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资本市场的新成员。

——狠抓科技创新,结合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生态活力。晶科能源N型电池转化效率达33.84%、27次打破世界纪录,华东数字医疗入选中国医疗器械研发实力百强企业,有效推动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快速跃升至全省第三。

把优势放大、把长板拉长。由此可见,立足自身积累,建设制造强市,是上饶招人才、引项目、聚资本的“强大磁场”,也是信心所在、底气所在、潜力所在。


视角2:向“新”而行 提“质”而上

全球最大光伏组件出货商晶科能源、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头部企业蜂巢能源、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吉利汽车、国内干细胞研发领军企业汉氏联合……一大批优强企业聚集上饶,与向“新”而行、提“质”而上的新质生产力密不可分。

一场智能化改造,建成一条条全自动生产线,实现汽车骨干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0%,订单准时交付率达95%;

一个光学产业大脑,整合50余家企业全链条数据,实现单企单人产出10倍增长,良品率升至98%;

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贯通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光伏龙头企业全球14个生产基地、600余家供应商的数据实时联动,订单处理效率提升10%、生产成本降低25%;

……

两年来,上饶加速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开通运营全省首条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不断赋能“制造强市”。

——实施“一揽子”措施。市县两级均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两年攻坚计划,统筹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超3亿元。建立数字化转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数字化转型困难,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夯实“一张网”支撑。全面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全市开发区、工业企业、矿区5G网络已实现全覆盖。充分发挥全国唯一光伏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作用,已接入企业700余家,解析量达8.5亿次。

——注重“一体化”推进。引导龙头企业打造“数字领航”等标杆,引导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晶科能源获评省级数字领航企业并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全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华东铜箔等7家企业被工信部列入2024年全国5G工厂名录。探索提升园区管理与服务数字化能力,上饶经开区等3个开发区获批省级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

——强化“一盘棋”保障。推出“数智贷”金融赋能专项产品,每年授信资金超5亿元,目前已为127家企业放贷2.1亿元;与赛迪研究院、江西师大数字产业学院等专业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深度开发数字化转型人才资源,2024年累计实训超1万人次;建成了省级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1个、数字化诊所13家,分类研制精准配套“小快轻准”产品,推动规上制造业企业数智化改造率达100%。

向“新”而行、提“质”而上。上饶先立后破、因地制宜,深耕新质生产力,塑造核心竞争力,奋力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视角3:凡是长三角能做到的 上饶都要做到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打造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是省委赋予上饶的战略定位。

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上海松江区出发,一路向西,进入江西境内的第一城便是上饶。两年来,作为江西的东大门,上饶坚持向东疾驰,接轨“最前沿”,以对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改革为重要抓手,建立长三角“科创+产业”双向飞地模式。今年3月,上饶经开区、上饶高新区正式加入G60科创走廊产业园区联盟。

把科创平台建到科创最前沿去。上饶在上海松江区打造江西首家市级政府主导型科创飞地——上饶科创(人才)中心,集研发创新、科创孵化、学术交流、双招双引等功能于一体,为长三角创新资源与上饶企业“双向奔赴”搭建“总服务台”,目前已吸引凌鹊卫星、卫链遨天等28家机构和企业入驻,并支持行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长三角设立飞地研发机构22个,形成“一核多元”科创飞地体系。

广丰区有“黑滑石之都”之称,过去黑滑石生产模式比较粗放,如今通过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正加速“产业基因”重组。“依托先进的剥片式破碎技术和低温焙烧技术,公司年产量已达10万吨。”鑫拓基新材料总经理纪礽辉介绍,通过科创飞地牵线搭桥,公司与上海科学研究院合作,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

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够为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上饶先后获批设立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上饶综合保税区等两大“国字号”开放平台,加快建设上饶国际陆港,开通运营上饶“无水港”、上饶至宁波铁海联运天天班、宁德港上饶码头等一批“通江达海”新通道,有效带动全市外贸出口368.6亿元,其中生产型出口占比高达94.3%,“新三样”产品出口222.7亿元、占全省比重达74.9%。

“科创+产业”双向飞地模式,不仅是地理空间的延伸,更是制度创新、生态重构的系统性突破。两年来,上饶扎实开展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行动,建立健全创新链产业链与长三角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融合发展机制;优化升级22个“人才飞地”和25家人才工作联络站;大力破解资金链跨区域融合难题,成立上饶市现代产业引导基金、上饶经开区新质产业投资基金和上饶高新基金,举办资本与产业对接会,通过基金带动引进产业项目;聚焦政策链融合发展困境,推进“一件事”集成改革,实现162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凡是长三角能做到的,上饶都要做到”。今天的上饶,更加自觉主动对标长三角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上饶与长三角共同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沃土,构建具有上饶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美上饶新篇章。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