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浩荡,山河日新。秋天的上饶,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
两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上饶婺源考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要求,为新时代上饶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信水鄱湖、山乡城镇、工厂社区沐浴着关怀,澎湃着信心,涌动着干劲。793万上饶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感恩中进取,在改革中创新,在希望中发展。
两年来,上饶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个个发展的足迹、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见证着新时代上饶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与豪迈。
牢记嘱托 笃之于行
交出高质量发展满意答卷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婺源县秋口镇石门村村民许美玲很忙、很充实。她经营的民宿客栈“花屿归宿”客流不断,入住要提前预订。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村考察,给村民带来巨大鼓舞和激励。总书记的话,大家牢记心间、积极践行。”许美玲谈起村里两年来的变化,充满喜悦之情,“现在石门生态更美了,村容更整洁了,游客越来越多,自家民宿的生意也是水涨船高。”
2024年5月,许美玲看好家乡发展,回村开办民宿客栈,其民宿入住率稳定增长,开业一年营业收入超70万元。她不仅收获个人事业的成功,还带动当地村民就业。
两年来,石门村坚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不断放大美丽生态效应,加速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乡村振兴之路。据统计,2024年,该村接待游客量突破60万人次,仅500多人的石门村开办民宿、农家乐近50家,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3年的3.1万元提升至约3.6万元,增加近5000元。
石门村的“华丽蜕变”是上饶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两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紧扣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的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拼经济、促改革、抓发展,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20.9亿元,同比增长5.7%;2025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774.1亿元,同比增长5.9%,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工业发展态势喜人,首次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4年规上工业营收达6261亿元,排名全省第二。文旅产业提档升级,篁岭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全市5A级景区数量达到4个,列全国设区市第三、全省第一。2025年5月23日,上饶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绿色发展势头强劲——
绿色制造体系加速完善,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园区3个列全省第二,省级绿色园区7个。绿色产业集群强势崛起,2024年全市光伏组件、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32.1%、17.1%和56.8%,出口222.7亿元,占全省比重74.9%。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2161.5亿元,位居全省第二;连续入选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全市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95.5%,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连续保持国家城市二级标准,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1%以上,生态底色更加亮丽。饶河源—信江流域矿山生态修复入选国家示范工程,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入选世界自然保护地绿色名录。全市接待游客量年均突破2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年均突破2000亿元。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不断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培育麟创集团、百年传奇等龙头企业,新增“中国餐饮百强品牌”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35个。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个,创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6个。婺源县入选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建设典型案例,横峰县入选全国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广信区入选国家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基础设施加速完善——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上饶发电厂建设如火如荼;三清山机场与北京、深圳、成都等16个城市实现通航,上饶至浦城高速即将全线通车,沪昆高速梨园至东乡段改扩建上饶段今年底建成通车,将进一步提升我市“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交通枢纽地位。上饶“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数量达6个,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积极探索“5+2就业之家”体系、“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等模式,实现就业公共服务全覆盖。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4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303元。
…………
固本兴新 聚链成势
制造业强市道路越走越宽
9月10日,上饶本土企业江西艾芬达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深交所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我市第13家上市企业。
作为电热毛巾架行业的领军者,艾芬达通过技术创新、智造转型与全球布局,逐步树立行业智能化发展新标杆。企业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资金超8700万元,拥有境内外专利700余件。今年被认定为江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艾芬达目前整个市场的占有率在50%左右。”该公司总经理助理李灵华介绍,“今年预计全年的销售额会达到11个亿,力争12个亿,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左右。”
艾芬达成功上市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上饶经济活力与产业韧性的有力印证。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脊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的切实之举,也是上饶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两年来,我市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深化落实“1269”行动计划,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制造业强市不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突破。
两年来,工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总量连续26个月保持全省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发展势头强劲。先后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连续获评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考核先进设区市,江西工业大市地位更加稳固。
两年来,产业升级跃上新层次——
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固本兴新,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构建了以有色金属、光伏新能源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光伏新能源产业成为全市第二个千亿级产业,有色金属产业营收突破2600亿元,以光电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活力迸发,今明两年有望成为全市第三个千亿级产业。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专项行动,推进重点产业链融合发展,其中光伏新能源产业入选全国百强产业集群,铜基新材料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光学元器件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累计培育省级产业集群14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7个,产业发展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两年来,发展动能取得新跨越——
重点企业加速崛起,晶科能源成长为我市第一个千亿级企业,营收规模位居全省民营企业榜首;百亿级企业增至8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2332家,经营主体持续壮大。“智改数转”加速推进,我市建成全国首个光伏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晶科能源入选国家“数字领航”企业;新增6家企业获评国家5G工厂,累计16家,总数列全省第一位;弋阳等4地开发区入选2025年江西省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累计9个开发区入选,总数列全省第一位。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激活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9月22日,信州区市民陈骏来到信州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店一件事”窗口办理业务,准备开一家小吃店。
“没想到,程序这么简便!”陈骏在填写完申报材料后感叹道,“只要把材料带全,现场填一些资料,一次性就可以办完,不需要多次跑,中途有不知道的事项,也可以加工作人员微信,咨询他们。”
信州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店一件事”专窗配备窗口工作人员和帮办代办人员。窗口工作人员负责受理业务,帮办人员则提供网上申请、材料准备等服务,确保群众“有人对接、少走弯路”。
该窗口工作人员刘琴娇介绍,窗口通过整合市管等20个单位的42项业务,基本实现“全业态开店一件事”一表申请、一次办结,最大限度提升开店效率、降低开店成本,进一步释放全民创业活力。
改革是一切进步的源头活水。
两年来,我市自觉压紧压实改革主体责任,抓细抓实改革实施方案,不断破除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纵深推进改革攻坚,推出一批具有上饶标识度的改革事项。构建了“研发孵化在上海,转移转化在上饶”的跨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建成运营了全省首家长三角“科创+产业”双向飞地。扎实推进32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资国企治理现代化改革等取得积极成效。深入推进“一窗进、一码清、一把抓”工作,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120天减至41天,企业投资项目由90天减至36天。“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办理事项扩充至53项。“跨省通办”合作城市增至30个,通办事项达162个。深化“一表同享”改革,完成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
开放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
今年7月8日,江西省第五个综合保税区——上饶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当天上午,满载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光伏组件的3辆集装箱卡车队列,缓缓驶入保税区卡口,依次完成通关出口英国流程,标志着上饶综合保税区首单业务正式落地。
“整个流程非常便捷、顺利!”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副总经理闵铄媛欣喜地说,“现在‘家门口’有了综合保税区,更加方便企业按照生产计划灵活调用光伏组件成品,也有利于降本增效,让我们发展信心更足了。”
两年来,我市以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统领,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开放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上饶荣登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第39名。上饶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平台正式上线。福州港(宁德)上饶码头正式开港,鄱阳至九江至上海水运航线正式开航。作为常态化特邀城市,参加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G60科创走廊推进科创生态建设大会。精心举办百家上市公司走进上饶、对接融入长三角等活动,2024年利用省外项目资金1202亿元。全国首个出口茶叶“大基地”揭牌运行,带动婺源绿茶出口增长20.2%……
筑牢堡垒 建强队伍
以高质量党建护航高质量发展
近期,婺源县赋春镇岩前村党支部书记戴海文忙并快乐着。每天早上6点半,岩前村委会大门前的乡村直播间就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将刚采摘的新鲜蔬菜成筐送来,戴海文则现场给网友推销本地农产品。
原来,戴海文此前在日常走访时,了解到村里不少村民种植的蔬菜产量高,但销售难,于是便尝试利用抖音帮助村民直播带货。“高峰期的时候,一天能销售果蔬两三千斤!”戴海文高兴地说道。
高效助农销售,正是婺源县推行“幸福来串门”工作的生动实践之一。近年来,婺源县积极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景村”党建实践,创新打造“幸福来串门”基层治理品牌,以全县436个村(社区)网格为依托,建立村组干部(网格员)巡查巡格“天天串”、乡镇干部包保联系“周周串”、县级领导下访接访“月月串”、县直单位走访服务“时时串”、联户党员“事事串”的常态化进村入户工作机制,实现民情及时感知、问题高效处置,全力构建有温度、有力度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两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以高质量党建护航高质量发展。
抓实学习教育。坚持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一体推进学查改。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28次,举办读书班157期,开展专题研讨520次,1.2万余名党员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28万名党员参加支部学习,在思想上受到洗礼、党性上得到淬炼。召开全市正风肃纪警示教育会,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同上一堂“警示教育课”,从中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紧盯“政绩观偏差、搞面子工程”“违规吃喝”“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等15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动真碰硬开展集中整治,切实让人民群众看到转作风、树新风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筑牢战斗堡垒。纵深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领航”行动,全市各级书记领航项目662个,推动破解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巩固深化“E呼即办”“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等实践成果,建立党建引领连心走访、贴心办事、暖心解难“三心”联动机制,整体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全面完成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着力抓好清单运用。着眼新一轮村(社区)“两委”换届,加大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力度,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大力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深入实施政治引领、模范强基、连心暖新“三大工程”,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扩大。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流动党员协同联管机制,激励广大党员发挥作用、挺膺担当。
锻造过硬队伍。扎实推进制度建设和行风管理,全面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和作风建设,巩固“近亲繁殖”“圈子文化”整治成果,深入推进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兼职取酬问题专项整治。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开展领导干部无任用考察了解工作,常态化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履职能力。组织开展组织部长“进园区、走企业、访人才、促发展”活动,通过讲政策、问需求、听建议、解难题,推动产才融合取得实效。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市上下聚焦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为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提供坚强保障。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紧盯教育、医疗、国企、政法、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聚焦“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优先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对净化政治生态有“风向标”作用的典型案件,2024年全市共立案3709件,处分3271人,留置117人……
殷殷嘱托,犹在耳畔;重任千钧,惟有奋斗。全市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饶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