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讯 芝麻丰收,农民心里乐开了花。眼下正是秋收时节,在余干县三塘乡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近年来,当地党员干部带头深入一线,帮着农民抢收庄稼,真正把“助农秋收”落到了行动上。
8月26日,笔者在三塘乡蔡垅村的芝麻种植基地里看到,十几位村民正弯腰收割芝麻。他们手拿镰刀,走进齐腰高的芝麻地,一刀割下去,清香的芝麻秆便整整齐齐地倒在一旁。有人负责捆扎,有人忙着搭架晾晒,大家分工协作,干得热火朝天。
72岁的吴爱连老人是村里的留守老人,家里种了两亩芝麻。眼看着芝麻一天天成熟,她正发愁怎么收割。村委会了解情况后,马上组织党员志愿者上门帮忙。最后一捆芝麻搬进院子时,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连声道谢:“多亏你们帮忙,我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朱国发是乡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这些天,他和不少党员干部一样,天天往地里跑。他说:“我们帮的不只是农活,更是想把温暖送到群众心里。看到老人家不再发愁,粮食都收回家了,我们就觉得值。”
蔡垅村今年种了100多亩芝麻,成了村民的“希望田”。吴爱连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今年芝麻长得好,一亩能收190斤。光卖芝麻叶也能赚些钱,算下来一亩地能挣1900块钱,比往年强多了!”
沾渡村的涂来享捧着自己地里的芝麻荚,笑得合不拢嘴:“今年芝麻大丰收,一亩差不多能收120斤,一斤卖十块钱。再加上芝麻叶,一亩地稳稳收入1200块!”他说,种芝麻既省事又来钱,越来越有奔头。
芝麻收割之后,要经过晾晒、脱粒等工序。本地香油厂会直接上门收购,不愁销路。村民告诉我们,生芝麻一斤能卖到十块钱,两斤半芝麻就能榨出一斤油,一斤油能卖25元,真正让农户得了实惠。
除了芝麻,三塘乡不少村民还利用闲置地种起了黄豆、绿豆、花生、红薯和玉米等经济作物。这几年,乡里积极引导大家调整种植结构,依托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发展特色种植。如今,越来越多农户靠着这些小作物,腰包越来越鼓,日子也“节节高”了。
(韩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