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洁 本报记者 龚俊慧
“以前办货运许可要跑三个窗口,现在一个专窗全搞定,省时又省心!”7月25日,在德兴市政务服务中心新设的“高效办成交通货运一件事”专窗前,物流公司负责人王先生体验了“一窗通办”的便捷,一小时内同步办结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营运证配发和年检手续。
这项“交通货运一窗通办”改革,正是德兴市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的生动缩影。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德兴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企业反映的审批繁、群众关注的办事难问题,创新推出13项“微改革”举措,以“微改革”精准破题,以硬作风狠抓落实,有力推动了学习教育成果向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能力深度转化。
小窗口,折射的是服务为民的大情怀。德兴市瞄准政务服务堵点,推动服务理念从“能办”向“好办、易办”升级。
“从备案到施工许可,全程帮办代办,开工比预期提前了20天!”德兴一家电子企业负责人连声称赞。
“为破解企业‘开业容易运营难’问题,我们聚焦企业需求,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德兴市政务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李春盛介绍,德兴创新打造“企业之家”,推出“三员”服务机制:帮办员全程指导材料准备;代办员跟进审批进度;回访员跟踪政策兑现。针对重点项目,更组建由行政审批、税务、金融等专家构成的“定制服务团”,提供从选址到投产的“一对一”方案。
聚焦特殊群体,让服务更贴心。针对老年人办理公证“想起来就发愁”的问题,德兴市司法局推出“暖心办”微改革项目。政务大厅设立“老年人优先窗口”“服务专区”,配备无障碍通道、爱心座椅、老花镜等设施。服务流程也大幅优化,“当日受理、当日出证”成为老年公证服务新常态。据统计,今年4至7月,已办理老年公证180余件,其中90%实现当日办结。此外,项目还为80岁以上老人首次办理遗嘱公证免收费用,涉企公证收费降低50%,并推行节假日预约、下班后延时服务,让暖心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多亏了志愿者们,我腿脚不便,以前去医院看病太难了,现在一个电话,志愿者就上门来接我,全程陪着看病,太感谢了!”面对上门服务的“关爱老人·就医无忧”医疗服务队队员,家住银城街道的孤寡老人唐秀芬女士连声道谢。
聚焦养老服务领域的难点,特别是孤寡、空巢、行动不便老人的就医难题,德兴市卫健委牵头组建专业医疗服务队,提供上门基础与中医护理、应急响应、就医全程陪护、出院延伸护理、心理关怀等全方位服务。这支队伍将医疗服务延伸到老人家中和床边,有效破解了特殊老年群体看病难、陪护难、康复难等问题,让“老有所医”更有温度、更可及。
与此同时,“不动产服务进社区”“个性化定制公交”等一系列直击痛点、回应期盼的“微改革”项目也在德兴市扎实推进。在学习教育中,德兴市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硬标尺”,依托“切口小、发力准、见效快”的“微改革”,通过清单化管理、跨部门协同、标准化流程和科技赋能,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惠及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