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讯 位于德兴市海口镇被誉为“华夏第一樟”的古樟,因“年老”或其他原因出现了“病情”。为此,省林业专家经过“把脉问诊”,开出“处方”对其进行救治。
海口镇海口村的这棵古樟,树围23米、树高20米、树冠35米,树体庞大。树蔸处有一个可同时容纳几十人的空洞,尽管树体已空心,但无论外面雨下多大,树洞内始终滴水不漏,成为海口镇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每年都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古树是“活化石”,承载着历史记忆,见证着时代变迁。近年来,它的“健康”问题牵动着众人的心,也引起海口镇和市林业局的高度关注。为此,他们邀请江西省林科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研究所所长喻爱林等专家多次到现场“会诊”,并开出“处方”,力求最大程度恢复古樟“健康”、重现往日生机。
笔者采访时看到,引进的专业团队正组织技术人员为古樟喷施专业药水,树上的喷头为每根分枝均匀喷水。
据市林业局古树保护专家郑报进介绍,前期,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省里专家的救治方案,对古樟周边地面进行换土、施肥、排水等处理,全力救治古樟。目前,古樟树干两米处一侧已萌生出两根直径10厘米的新生枝干,枝叶繁茂,成为延续古树生命的希望。(邵德初 夏迎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