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丰讯 广丰区桐畈镇王家村以村民需求为导向,以村规民约为抓手,以文化浸润为纽带,让文明新风吹散旧俗陋习,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动人的风景。
破旧立新,让“规矩”代替“老理儿”。针对红白喜事如何操办的问题,王家村没有停留在口号宣传上,而是让村民自己“定规矩”。村两委牵头,在各个自然村召开片会,把“红白事怎么办”摆在桌面上讨论,礼金标准、宴席规模等“硬杠杠”都是村民举手表决。最终,修订了《王家村村规民约》,明确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12条具体标准。
榜样带动,让“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王家村把“树典型”作为关键一招,让村民在身边人、身边事中找到认同感。村民卢美仙照顾瘫痪婆婆三年如一日,每天给老人擦身、喂饭、按摩,从无怨言。徐园园的公公突发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她辞去工作专心照料,还自学护理知识帮老人康复。“原来孝顺不是给多少钱,是陪在身边、把老人放在心上。”听了她们的故事,不少村民开始主动关心自家老人,“常回家看看”成了村民们的新习惯。
文化浸润,让“新习俗”替代“老传统”。王家村把传统节日变成移风易俗的“载体”,让文明新风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每年重阳节,村里会举办“敬老宴”,80岁以上的老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戏曲表演,并有志愿者给他们梳头、剪指甲等。“以前重阳节就是走个形式,现在大家抢着为老人服务,很多乡友主动出钱出力,重阳节活动越办越好了。”村退休老干部颜禧高感慨。
共治共享,让“村民管”代替“干部管”。王家村建立了“村民议事厅”,红白事操办标准、民生工程实施等事项都由村民共同商议决定。针对“丧事简办”初期部分老人不理解的情况,村里专门召开议事会,邀请老人们坐下来谈需求。村里还成立了由老党员、退休教师、乡友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免费为村民提供婚丧嫁娶指导。以前村民们办丧事,怕被说“不孝”,总想多花钱,现在有理事会帮忙张罗,既省心又省钱,大家都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