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炙烤着德兴市大茅山镇南溪村的田野。连日的高温少雨,让田垄干裂,亟待灌溉的作物蔫头耷脑,村民们的眉头也越锁越紧。
“代表,我们组那片田,水渠堵得厉害,水引不过来啊,眼看苗都要蔫了!”大茅山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内,村民老程抹着额头的汗,声音急切。像这样的场景,近日成了常态。面对旱情“烤”验,大茅山镇人大迅速将“抗旱保苗”定为七月代表主题活动。代表们扎根联络站(点),敞开大门接待像老程这样忧心忡忡的选民。群众反映的水利设施修缮、水源调配等难题,代表们一一认真记录,当场沟通协调,一条条建议化作行动的指令。
镇人大牵头,组织农业、水利等部门干部,顶着烈日深入下呈、程家等旱情最吃紧的村组。代表们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走访农户细问旱情,蹲点勘察淤塞的水渠,实地研判水情走向。短短几日,摸排出“加快水渠清淤”“优化水源调度”等7条建议。
调研收集的建议迅速落地。代表们紧急调配抽水设备12台次,将附近河道的“救命水”源源不断地提引上来。同时,清淤队伍挥汗如雨,铁锹翻飞,3条淤堵严重的灌溉渠被逐一疏通,水流重新欢畅地奔向干涸的农田。驾泵抽水,清渠通水,汩汩清流不仅浸润了焦渴的土地,更滋润了村民们紧锁的心田。
旱情尚未完全解除,大茅山镇人大的脚步也未停歇。代表们仍紧盯田间地头,聚焦抗旱保苗中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誓要守护好农民的“粮袋子”和“钱袋子”,以扎实行动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注入坚实的人大力量。(马书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