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讯 走进信州区朝阳镇下源村的鹌鹑养殖基地,这里一排排整齐的养殖房格外显眼。养殖房里养殖笼整齐排列,上万只鹌鹑发出此起彼伏的“啾啾”声,奏响乡村振兴的美妙乐章。
“这些鹌鹑可是我们的宝贝。”养殖基地负责人徐宏晔笑着介绍,“为了养好它们,我们可没少下功夫。从饲料的配比到饮水的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他指着一旁堆成小山的饲料说,“我们要根据鹌鹑的不同生长阶段精心调配饲料,确保鹌鹑能获得全面的营养。”
除了吃,生活环境对鹌鹑的影响也很大。饲养棚内温度恒定在25摄氏度左右,湿度不超过60%,这样的环境最适合鹌鹑生长。徐宏晔说:“鹌鹑这种小动物娇贵着呢,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影响产蛋率。所以我们必须把它们的生活环境打理得妥妥帖帖的。”
如今,下源村鹌鹑养殖基地鹌鹑存栏量达30万羽,日产蛋量约为4500斤。鹌鹑蛋主要销往浙江等地的深加工厂,常常供不应求。“现在基本上每3天就会有商贩上门收购,根本不愁卖。”徐宏晔满脸喜悦地说。除了鹌鹑蛋,鹌鹑肉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养殖基地也会将一部分鹌鹑进行屠宰加工,销往外地。
养殖基地的成功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和增收。基地雇用了10多名村民在养殖场工作,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对于未来,徐宏晔和他的合伙人们有着清晰的规划。他们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引进更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鹌鹑蛋的品质。同时,还计划发展鹌鹑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鹌鹑养殖,让下源村的鹌鹑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徐宏晔信心满满地说。
(崔天明 祝泓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