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晓莉
“目前,我们公司的工程建设项目都在沿海地区,广东、江苏、山东这些地方的项目都比较缺人……”近日,在江西凤凰高级技工学校举办的“民营企业服务月——江西凤凰高级技工学校专场招聘会”现场,某用人单位负责人魏女士正在向求职学子详细介绍项目具体情况。这是我市2025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的一个缩影,现场洽谈声、咨询声此起彼伏,一场关乎未来的“双向奔赴”正在热烈上演。
毕业季的校园内,一场场供需两旺的招聘会成为盛夏风景;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统后台,一个个实时更新的“一人一档”精准就业档案不断生成……眼下正值毕业季,各大高校毕业生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进入职场“大干一番”。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我市聚焦重点、细化措施、主动服务、精准施策,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政策护航,打开“机遇之门”
为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市相关部门邀请上海青年就业创业大讲堂主讲嘉宾到上饶幼专、上饶职院对高校毕业生开展职业指导活动,介绍长三角地区的就业市场和人才需求,促进驻饶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今年以来,全市各地人社部门、13个园区、34家园区代表、6所高校、12所技工学校、8所中职通过校企对接会的形式,启动“1+1+N”联动促就业模式,充分发挥“5+2就业之家”的网点布局优势,实现学校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合作。
家庭困难学生一直是就业政策的重点倾斜对象。我市各大中专院校强化困难群体“一对一”精准帮扶责任落实,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以及残疾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援助的重点对象,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为每人至少提供3至5个针对性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实现有就业意愿的困难毕业生全部就业。
一项项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打开了“绿色通道”。截至5月底,我市2025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累计参会企业649家,提供就业岗位2.33万个,吸引学生0.77万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330人。
服务升级,架设“奔赴之桥”
“之前,我也在网上投递过一些简历,但总担心遇到资质不明的企业。”江西凤凰高级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马宇坦言,“相比之下,学校组织的招聘会让我更放心。所有参会企业都经过严格审核,资质有保障,求职更有安全感。”这是政府与学校协同发力,为毕业生求职牵线搭桥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我市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市人社部门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精准匹配收集与其相符的用工信息,送招聘进校园、送岗位进校园、送政策进校园,举办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职引未来”等一系列招聘活动,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在每场招聘会设立政策咨询台,为毕业生详细解读就业见习、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
我市以全力稳住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为中心,深入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充分发挥“5+2就业之家”的作用,通过校企对接、职业指导、就业援助、进园区企业直播、专场招聘会、政策宣讲等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搭建“线上+线下”求职平台,依托大数据精准做好供需两端招工就业服务,加大对离校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力度;摸清每一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态、求职意向、服务需求等信息,落实“1131”服务举措(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或者就业见习机会),并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创业政策扶持,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协同在饶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工作,充分挖掘优质校友资源、校企合作资源、在饶企业资源,走访企业200余家,开发岗位1000余个。
同时,各高校创新就业服务模式,推出AI简历优化、AI模拟面试等智能化服务,并依托就业创业实训基地,提供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多元化指导,组织系列专场精品宣讲会、招聘会、实习会等活动,助力学生提升就业硬实力。
截至目前,各院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50余场次,参与用人单位700余家,提供岗位信息3万余条。
平台赋能,厚植“发展之基”
“政府搭建的校企对接平台,有力缓解了我们招引对口技术人才的焦虑。毕业生经过精准对接和培训,上手快、留得住。”一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深有感触。
政策的温度与城市的诚意,正转化为毕业生扎根上饶发展的信心。我市积极构建留才、育才的良好生态,先后出台了《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二十条措施》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截至5月底,全市共有创业孵化基地45家,入驻实体1098个,吸纳就业人数10315人。今年1-5月发放孵化基地运行费补贴47.17万元。实行培训指导、创业孵化、政策落实、担保贷款、服务保障等全方位支持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94亿元,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37.25万元,直接扶持个人创业6836人,带动就业4.38万人。
“我们将持续优化‘5+2就业之家’平台功能,开展‘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等就业服务活动,同时深化校企合作,组织‘名企进校园’‘岗位直通车’等活动,加大力度稳岗位、扩容量,保重点、育产业,促创业、提质量,兜底线、控失业,以更精准的服务护航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全力以赴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