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杨军 记者徐素琴报道:依山傍水的传统村落,粉墙黛瓦的山村民居,因为有着蓝冠噪鹛、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的加持,婺源县成了观鸟爱好者的天堂,年接待观鸟游客逾100万人次,年创观鸟经济效益逾1亿元。
精品线路+基础建设,为观鸟经济加分。依托珍稀鸟类资源,婺源县精心打造了110公里“翼境婺源”观鸟长廊,开辟了“蓝冠噪鹛寻梦之旅”“迁徙候鸟山水之约”“明星鸟种绿野仙踪”“紫阳休闲观鸟导赏”等4条精品观鸟线路,每一条线路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为观鸟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为了让游客更好地观赏鸟类,婺源县培育了鸳鸯湖、紫阳镇渡头、思口镇龙腾等10大生态观鸟示范基地。基地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也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观鸟场所。游客可以近距离地观察鸟类的生活习性,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中国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肖戈,经常在不同季节来婺源拍鸟。他说:“婺源的鸟形态各异,非常美丽,每次拍摄,都会被这些可爱的精灵震撼到。”
专业“鸟导”,提升观鸟体验。婺源建立了一支30余人的专业观鸟导游队伍,他们都经过专业的培训,不仅熟悉鸟类的知识,还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他们为游客提供专业的讲解和指导,让游客在观鸟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鸟类,还能了解到更多的鸟类知识和自然知识。鸟导张光显说:“我做导游13年了,与很多游客都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关系。”
特色主题民宿,服务观鸟游客。婺源发展了27家观鸟特色主题民宿。这些民宿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它们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惬意的住宿环境。紫阳镇渡头村村民程锡源的“鸭鸭民宿”,每年接待游客1000余人,收入可达20余万元。
科普研学游,吸引海外游客。婺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了以婺源林奈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自然教育与研学机构入驻,建立了中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馆、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花谷、婺源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研学基地等多条生物多样性体验路线,举办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海外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