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横峰县就业之家大厅,59岁的斯晓明紧紧攥着简历,掌心的老茧因常年紧握方向盘而泛着浅黄。这位有着20多年驾龄的老驾驶员,遭遇公司裁员后渴望能再就业。
“斯师傅,您这安全驾驶几十万公里的纪录,在物流行业可是金字招牌。”就业之家工作人员蔡美玲仔细翻看着斯晓明那泛黄的从业资格证,敏锐捕捉到他的关键优势。蔡美玲另辟蹊径,没有选择常规招聘渠道,直接对接急需本地货运司机的华颂物流——这家企业的短途配送线正缺熟悉全县各乡镇路况的老师傅。
面试前夜,蔡美玲发现新问题,即现代物流系统让习惯纸质行车路单的老司机犯了难。她利用业余时间,把电子运单系统分解成“挂挡”“转向灯”这样的驾驶术语。“您看这确认键就像踩离合器,得稳稳当当按下去。”经过几个晚上的特训,斯晓明记住了关键操作步骤。
“咱们公司运输部就需要您这样的定海神针!”面试时,面试官当场拍板。入职首日,斯晓明在调度室电子屏前驻足良久,屏幕上跳动的配送路线,与他记忆中的县道网完美重合。现在他每天清晨准时发动货车,车载导航的提示音和汽笛声陪伴着他重新奔跑在路上。
看着电脑屏幕里斯师傅的回复,蔡美玲在服务台账上勾选“已回访”。这个春天,她的工作笔记里已记录着好几位“银发再就业”案例。(蒋毅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