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信讯 “鱼儿们,吃早餐咯!”随着饲养员手臂有力挥动,一粒粒鱼食纷纷扬扬撒向鱼塘,成了塘中鲟鱼的美味早餐。不远处的鱼子酱处理车间里,身着无菌服的工人熟练地在操作台上对新鲜鱼卵进行除杂和腌制处理,一罐罐优质鱼子酱正被精心装罐打包。这是4月18日笔者在位于广信区上泸镇的上饶鲟鳇科技有限公司,见到的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3月14日,上饶鲟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300余公斤、价值约70万元的高品质鱼子酱顺利装车发往阿联酋迪拜,成功叩开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大门,实现了广信鱼子酱首次出口的重大突破;4月7日晚,该公司发出的8吨活鲟鱼,由霍尔果斯口岸顺利出口至哈萨克斯坦,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江西省活鱼首次进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
“基地占地270亩,拥有大小鱼塘76口,鱼群总量近150万公斤,从鱼苗到20年的成鱼一应俱全。”上饶鲟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宁介绍,鲟鱼属冷水鱼,最高养殖温度不能超过25℃,对水质要求极高。大坳水库作为上饶市饮用水源地,自2022年2月以来,水质已连续38个月保持Ⅰ类水,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上泸镇是大坳灌区第一流经地,水源优质纯净,养出来的鲟鱼品质上乘,深受市场欢迎。
2021年,鲟鱼养殖经验丰富的黄宁、佟国发等人,携手成立上饶鲟鳇科技有限公司,特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权威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在稳步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积极引进鱼片、鱼子酱等深加工项目,全力打造从鱼苗繁育到成品鲟鱼养殖、加工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经过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养殖基地规模日益壮大。目前,公司生产的鱼子酱、鲟鱼分切产品不仅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备受消费者青睐,更远销欧美、日本等国际市场。
“鱼子酱的制作工艺堪称一门艺术,严谨程度超乎想象。工人必须在15分钟内精准完成16道核心工序,盐度控制精确到0.1%,而且每颗鱼卵直径都要超过2.8毫米。”该公司国际业务总监尚未介绍,公司构建了从鲟鱼繁育到鱼子酱成品罐装的全产业链质控体系,确保产品品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如今,无论是珍贵的鱼子酱,还是鲜活的鲟鱼,都已成功“游”向“一带一路”国家,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这一成果不仅丰富了省内高端食品和活鱼的出口品类,加速了“由农转食”水产养殖业向高附加值转型的步伐,更为上饶渔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积累了宝贵经验。
(余燕 黄宗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