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讯 进入防火期后,德兴市积极探索并推行“无人机空中巡防+护林员地面巡查”的科学防火模式,凭借其高效、灵活的特点,显著提升了森林防火的巡查效率与预警能力,为当地森林资源安全构筑起坚实防线。
3月24日,在李宅乡文港村,德兴市林办工作人员邱海滨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腾空而起,迅速对全乡范围内的重点林区、火灾易发区域展开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查巡护。邱海滨介绍:“目前,我们针对全乡李宅村、宗儒村、文港村等6个村进行全域飞行巡逻检查,环三清山的林场更是重点巡查区域。一台无人机每次飞行可覆盖约5000亩林区。过去,森林防火主要依赖护林员徒步巡逻,速度慢、效率低。现在有了无人机助力,有效弥补了耗时久、盲区多的缺陷,极大地提升了森林火灾防范能力。”
德兴市林地广袤,面积达244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6.2%。为有效预防森林火灾,德兴市充分发挥无人机灵活性高、监测范围广的优势,使其与地面护林员巡护队伍形成互补。通过无人机对辖区内重点地段、违规行为、火灾隐患等进行全面巡查,构建起“人防+技防”“空中+地面”的复合巡护机制。
此外,德兴市多管齐下压实防火责任。一方面,分别成立镇、村两级森林火灾指挥领导组,明确责任分工;另一方面,实行分区严管,确保山头、地头、坟头、人头、源头“五头”都有专人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加强防火宣传,逐村逐户发放宣传资料,在重点路段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防火氛围。严格执行卡口24小时值班制度,增加林区巡逻频次,做到严防死守,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形成了“空中有飞机、山头有监控、路口有人头、林中有巡护、应急有队伍”的森林资源管护格局。
德兴市林业局森林资源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程晓赣表示,德兴市将持续深化“人防+物防+技防+联防”的防火模式,加大对火情隐患的排查力度,强化野外用火管控,不断提升森林防灭火能力,以更加敏锐的“眼睛”、更加灵敏的“鼻子”、更加迅速的“脚步”,切实守护好森林生态资源安全屏障。
(詹求昊)